東北網9月27日訊(李雲峰 記者 高長利)慶安是中國綠色水稻之鄉,經過多年的發展,水稻產業在黑龍江省處於領先位次。能不能進一步借勢登高,實現水稻產業昇級,進而帶動縣域經濟整體發展?

孫景山向袁隆平介紹慶安大米。
在湖南考察招商期間,慶安縣委書記孫景山9月24日專程拜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稱贊慶安大米亮晶晶,米質好,是東北大米的典型代表。他還對慶安大面積搞水稻工廠化催芽、從插秧到收割大部分實現機械化給予充分肯定,稱贊說路子走對了,並欣然題字“慶安縣——中國優質大米之鄉”。
孫景山一行趕到袁隆平的工作基地——設在長沙的中國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接待室裡,前來拜會袁隆平的客人坐了一屋子。剛剛參加完雜交水稻高產攻關課題組匯報會的袁隆平,熱情地招呼遠道的客人。當孫景山介紹說慶安耕地285萬畝,其中水稻就有150萬畝。袁隆平提高嗓音,水稻150萬畝啊,湖南水稻最多的縣也就100萬畝。現在水稻開始收割沒有?孫景山說,水稻收割剛剛開始,今年又是一個大豐收年。袁隆平追問畝產和商品量情況,聽介紹說平均畝產在650公斤以上,高興地說,哇,不得了。

袁隆平欣然題字。
孫景山介紹說,慶安全部采用旱育稀植,全縣水稻工廠化催芽達45%,全部實行大棚育苗,並且從插秧到收割大部分實現了機械化,預計今年產量能達到100萬噸。袁隆平邊聽邊點頭,對慶安在水稻發展方面捨得投入、提高標准化水平給予好評。他說,慶安水稻管理水平高,平均畝產達到這個水平,最高還能搞到800公斤,聽後令人振奮啊,希望繼續走好標准化之路,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孫景山給袁隆平帶去了幾盒慶安大米,並特意打開其中一盒,劃開真空包裝袋,倒出一部分,請袁隆平品鑒。孫景山介紹說,我們慶安生態條件非常好,地處小興安嶺餘脈與松嫩平原交匯處,境內七條河都是從小興安嶺下來的,根本沒有污染。慶安也是中國綠色食品發源地,國家A級綠色食品水稻標准就是參照慶安制定的。袁隆平說,我們賓館都吃東北大米,慶安大米我吃過,非常好,亮晶晶的。當聽說慶安有建設綠色食品大米博物館的想法後,袁隆平高興地拿起筆,給慶安題字——“慶安縣——中國優質大米之鄉”、“慶安大米,寒地正稻”。對邀請他到慶安指導水稻生產,更是愉快答應:“有機會我一定去。”
走在返程的路上,孫景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慶安可以“山”、“水”通吃。“三山環繞、九河匯流、七河發源”、“七山一水二分田”,這樣的條件全市唯有慶安。3000平方公裡的“山”蘊藏林木、礦產、風能等資源,“九河”使我們擁有150萬畝綠色水稻。“吃山”,我們有較大的礦業。“吃水”,我們有100萬噸的水稻產量,衍生200多家米業加工企業,水稻呈現集群發展。而且礦產、能源、林木、綠色水稻等這些資源僅是一個初步的開發,潛力巨大、前景無限,這些是我們加快發展的本錢,也為我們昇級招商提昇了底氣,我們要做的就是牢牢抓住這些資源,通過引資、引智、引項,實現主導產業整體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