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系列報道一:用心、用情、用智“新兵”援疆作出“大文章”
東北網新疆阿勒泰9月30日訊(記者 王蕊)按照國家對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的部署,黑龍江省對口支援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福海縣、富蘊縣、青河縣和兵團農十師。自2010年5月起,一批批滿懷著激情、智慧和汗水的開拓者,走出黑土地,來到了天山腳下的新疆,展開了一輪對口支援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宏偉畫卷。
大型民生項目——阿魏灌區正在加緊建設中。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短短兩年時間,黑龍江省堅持“用心援疆、用情援疆、用智援疆、用黨的好政策援疆”的理念,對口支援工作紮實推進,成效明顯,位於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地區悄然發生著變化,地區內的各族群眾深切感受到龍江人民的關愛,對口援疆的熱潮讓新疆這片神奇的土地愈加美麗,兩地人民共同譜寫出一篇篇催人奮進的華章。

我省新聞采訪團走進新疆阿勒泰作援疆報道。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項目援疆125個 完成對新疆的“輸血功能”
2010年,我省作為首次加入援疆隊伍的“新兵”,在援建實踐中,采取“省裡統籌、三市和農墾總局對三縣一師”的結對模式,選擇經濟實力最強的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三個市分別對口支援青河縣、富蘊縣、福海縣;由省農墾總局對口支援兵團農十師團場,並在援建省市中率先把對口支援關系向團場延伸,確定由農墾的9個分局對口支援十師的8個團場。
剛剛到青河縣中學執教一個月的援疆教師杜柏。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據援疆前指總協調工程項目組組長董立峰介紹,兩年來,我省將大量的資金用到了民生工程上,為確保全方位覆蓋,在資金額不足的情況下,我們會“預支”後期的資金用到眼前的項目上,確保工程的順利實施。而這種做法目前只有黑龍江做到了。
截至目前,我省共實施對口支援項目125項,其中,阿勒泰70項,十師55項。工程類項目77項,非工程類項目48項;總投資18.8億元,安排援疆資金4.5億元,超前安排資金1.13億元,已累計撥付到新疆3.37億元,撥付到項目2.5億元,其他資金正根據項目建設進度陸續撥付到位。
在阿勒泰三縣,已有5595戶、超過2萬名各族農牧民在援疆資金的支持下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今年還將有4160戶受益。青河縣阿魏灌區北乾渠、富蘊縣和青河縣城市防洪應急工程、32個基層組織陣地等一批民生項目投入使用。在農十師,建成職工保障性住房1552戶和改造住房302戶,今年計劃建設的4224戶住房全面開工,我省有效地實現了為新疆地區的輸血功能。
正在建設中的青河縣的牧民定居區。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產業援疆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實現“造血功能”
為了助推地方經濟跨越式發展,在完成輸血功能後,我省抓緊落實造血功能,按照“打造一個載體、構建三個平臺、突出四大重點領域”的產業援疆工作思路,助推受援地區構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生態環保、惠及民生的現代產業體系,許多產業已在當地“落地開花”。
礦產資源開發方面,投資7000萬元的黑龍江省大慶坤晟實業有限公司玻璃絲棉項目與吉木乃縣達成初步意向,開發當地豐富的石英砂資源,項目達產後可年創利稅1000餘萬元。龍煤集團在疆在建煤礦項目達到4個,目前投資已達15億元。
農牧業產業化方面,在十師建設的溫室大棚和養殖暖棚940座全面完工,棚均增收近2萬元;一八八團和一八一團集約化養殖示范基地、一八八團蛋雞養殖基地基本完工,今年實施的720座溫室大棚和養殖暖棚項目已開工建設。哈達集團與十師和青河縣簽訂了農副產品合作協議,為農副產品生產、銷售提供一條龍支持。
援疆醫生為前一天作白內障手術的患者拆紗布。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哈藥開發方面,北大荒商貿集團與農十師北屯新宇公司、187團共同投資1300萬元組建惠仁醫藥藥材經銷公司,目前已投資480萬元在北屯工業物流園內建設倉儲設施;哈藥集團中藥有限公司與地區哈薩克民族醫院聯手開發新藥,確定了首批品種,正在進行研發。另外,在發展冰雪旅游方面,哈爾濱市全方位支援資金、技術、人纔,連續兩年在北屯舉辦了“北屯冰雪文化旅游節”。
為了讓當地的百姓翹起腳就能嘗到“甜頭”,我省積極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促進兩地市場對接、企業交流,為實現互利合作創造條件,組織省內行業龍頭企業與受援地區進行產業對接,構建市場對接平臺。福海縣冷水魚成果轉化中心、青河縣超低溫大棚示范項目、食用菌產業種植示范基地項目和大果沙棘采穗示范區及研發中心項目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組織省農科院、省水產所和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積極推廣現代農業科技,開展了“農業科技援疆行”活動,優質奶牛品種改良、南瓜育種、玉米育種、肉豬養殖等一批科技推廣項目進展順利,構建了產業發展科技支橕平臺。
人纔援疆“傳幫帶” 留下“不走的人纔隊伍”
阿勒泰地區地處新疆最北部,由於地理位置偏遠,經濟不算發達,造成了當地人纔緊缺的現狀,也成為限制經濟發展的瓶頸。“現在,阿勒泰最缺的就是醫生和教師。目前,乾部們的整體素質很難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只有人纔和智力的雙重保障,纔能為阿勒泰的發展打開新的視野和思路。”阿勒泰地區宣傳部部長劉宏斌說道。
闊阿尕什鄉寄宿制小學的學生們在新校園裡度過學校生活。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掌握了阿勒泰的這個現狀,我省立即調動省內外資源,為人纔培養搭建平臺。兩年來,累計在兩地開辦各類培訓班230個,培訓受援地區乾部人纔超過1.5萬人次。兩年間,省衛生廳組織受援地區146名醫生到我省三甲級醫院、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等11個醫療機構進行為期半年到二年的進修培養;援疆醫生開展“傳、幫、帶”,培訓醫護人員超過8000人次;省教育廳組織了154名受援地區教師到我省進行為期3個月到半年的培訓和教學實訓,省內各高校積極擴招,累計招收阿勒泰地區定向大學生678名。
黑龍江省瞄准產業發展方向,充分利用省內高校、職業技術學校培訓資源,務實高效地開展了“普通高校畢業生赴對口援疆省市培養計劃”和初高中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計劃,順利接收了397名未就業大學畢業生和743名初高中畢業未昇學學生分別到省內5所高校和三所職業技術學校開展為期2年或3年的培訓,學生、家長及社會反響良好,為受援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儲備了實用型人纔。
另外,以就業技能培訓為重點,我省組織實施了“普通高校畢業生赴援疆省市培養計劃”和“初高中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共培訓未就業大學生和初高中畢業生學生1231名。
哈爾濱市投資1900萬元援建的青河縣綜合培訓中心。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自選動作”出亮點 無償資助2.5億元
在援疆資金之外,通過省委、省政府及各省直部門和哈大齊三市、農墾總局無償支援,我省援疆乾部人纔和社會各界愛心捐贈等多個渠道,兩年來,我省共無償援助資金和物資2.5億元。
為幫助受援地區抗災自救,省委、省政府援助600萬元用於抗洪搶險和災後重建,哈爾濱市援助100萬元用於青河縣抗震救災,哈爾濱民政局援助50萬元用於雪災解困,與受援地區共度難關。為支持受援地區改善民生,省國資委和龍煤集團出資385萬元援建福海縣70戶貧困農牧民小區,省農墾總局出資600萬元在十師建設200座扶貧溫室大棚,大慶市出資3065萬元無償援建福海縣青少年活動中心和闊克阿尕什鄉寄宿制小學,哈爾濱市出資2300萬元援建青河縣綜合職教中心,齊齊哈爾市出資1000萬元援建富蘊縣青少年活動中心。

記者深入到我省援建的學校項目采訪。
今年6月,省委書記吉炳軒率代表團進疆,根據受援地急需,新增援助資金1.05億元,支持阿勒泰地區心血管介入治療中心、福海縣良種場烏倫古河大橋、富蘊縣民俗文化中心、青河縣第二小學、十師北屯市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三館合一項目等5個民生項目建設。同時,還確定福海縣齊乾吉迭鄉為整鄉推進試點,與自治區和阿勒泰共同投資推進城鎮化進程,促進農牧民增收。兩年來,龍江人民傾注真情,架起了一座兩地民族團結、互助友愛的友誼橋梁。
2012年我省將重點推進民生項目 投入資金2.33億元
截至目前,我省累計共有190人進疆工作,除部分援疆同志完成援疆工作回省外,今年6月底,還對首批51名教師和醫生進行了輪換,目前在疆工作的共164名,其中黨員79名。
2012年我省計劃實施援疆項目56項,安排援疆資金2.33億元。其中,工程類項目27項,安排資金1.96億元;非工程類項目29項,安排資金0.37億元。屆時,我省將與受援地區配合,重點推進阿勒泰安居富民3530戶、定居興牧630戶農牧民住房和農十師4224套保障房建設,完成教師、醫療衛生、黨政乾部和初高中畢業未昇學及大學畢業未就業學生培訓等乾部人纔培養任務,加快青河縣龍江新村供水工程、農十師部分團場基礎設施、720座種養殖棚圈等項目建設,讓受援地區各族群眾早受益、早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