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3日訊 7月10日至22日,由省直機關工委主要領導帶隊,協調省電視臺組成考察組,以創業創新創優為主線,深入西藏日喀則、新疆阿勒泰地區六個縣和一個兵團師的我省援建工程項目,考察了解援疆援藏乾部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狀況。考察組發現,省援疆援藏工作隊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援建工作部署,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載體加大服務,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創先爭優,樹立了龍江乾部的良好形象,為受援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黨建為基 不畏急難險重當先鋒
援疆黨員乾部來自不同崗位,不同地區,如何在遠離故土時戰勝寂寞、適應生活、融入本地、提昇自我?
省援疆工作指揮部臨時黨委根據這一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了『學會跳一支民族舞、唱一首哈薩克民歌、讀一本好書、寫一篇心得體會、乾一件實事』系列活動,讓豐富的業餘生活加強援疆隊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提振士氣,融合感情。這一符合援疆實際的思想教育方法使大家對援疆工作有了統一的認識和理解。
援疆工作隊在阿勒泰地直、農十師和受援三縣成立了5個黨支部,切實落實『三會一課』等基本組織生活制度,定期組織黨員乾部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及時傳達國家、省和自治區以及受援地區重要文件、會議和指示精神,交流心得體會,加強黨風廉政教育,從而增強黨員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使得臨時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
同樣,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隊也堅持把援藏隊伍建設放在首位,他們把黨支部建在援藏工作一線,鍛造了一支吃苦奉獻、能戰斗的工作隊伍。
援藏工作隊中心組成立了地直、謝通門、康馬和仁布四個臨時黨支部,同時建立了黨務工作、政務工作、監察工作和項目工作四個工作體系,把做西藏人、乾援藏事、立援藏業作為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創業創新創優的主線,推動了援藏工作有序開展,為日喀則地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得到了當地廣大乾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載體為梯 送財啟智輸血更造血
省援疆工作指揮部臨時黨委緊密結合援疆工作實際,著力在援疆工作實踐中開拓創新,堅持多措並舉,全面推進五大援疆,取得明顯成效。
兩年來,工作隊共實施對口支援項目125項,安排援疆資金4.5億元,超前安排資金1.13億元,全面完成了國家、自治區確定的各年度援疆任務。堅持民生優先,提前實施阿勒泰安居富民、定居興牧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讓受援地區各族群眾提前受益、早得實惠。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目前有24項民生項目投入使用,48個非工程類項目按計劃穩步實施。在產業援疆上,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相結合,助推受援地區構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生態環保、惠及民生的現代產業體系。在智力援疆上,培訓受援地區乾部人纔近1.5萬人次,先後組織超過600名受援地各級黨政乾部在我省進行培訓或掛職鍛煉,省內各大專院校、醫院為受援地區培養醫生146名、教師154名、未就業大學生485名和初高中畢業生746名。
援藏工作隊則把項目建設作為工作重點,積極探索創新援藏管理機制,提出政府援藏、社會援藏、市場援藏三位一體的援藏理念,尊重地方發展需要、尊重藏族群眾需要、尊重民族風俗需要,把援藏項目做成『民族工作中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他們將政府援藏資金全部用於地方發展需要,把近90%的資金投入到民生和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上。在三個對口支援縣各建設一個安居工程示范村,積極幫助農民掌握現代生產技能,使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善;向地方短板領域安排項目,投入援藏資金1300萬元建設了日喀則地區廣播電臺和廣電綜合樓;推動日喀則基礎設施投資,在日喀則市和三個受援縣各建一條市政道路,極大推動了日喀則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同時積極爭取社會援藏、開展市場援藏,援藏工作納入有序管理軌道。
真心服務 打造援疆援藏龍江特色
援藏工作隊以『團結、奉獻、求實、爭先』為團隊理念,樹立黑龍江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開展了以『援藏為什麼?在藏乾什麼?離藏留什麼?』為主題的討論活動,認真開展學習優秀援藏乾部、曲水縣委書記周廣智先進事跡活動,樹立『是公僕不是過客』和『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援藏精神。
援藏乾部經受住了高原缺氧對身體安全的考驗、山高路險對生命安全的考驗和孤獨寂寞對心理安全的考驗。有的隊員得了急病重病仍留藏工作;有的隊員夫妻共同在藏工作,把年幼孩子托付給了親屬;有的隊員在日喀則地區地震當夜,不顧危險連夜返回縣裡靠前指揮。省援藏乾部堅強的黨性觀念和大局意識展示了龍江援藏乾部的良好形象。
援藏工作隊把藏族同胞放在了心坎上,用真心真情真意來援藏。他們不畏艱險,翻山越嶺,深入基層,走村莊、訪農戶、察民情、解民困,兩個多月的時間經常往返於3800米至4900米的海拔懸殊地帶,行程2萬多公裡,對我省援建的仁布、康馬、謝通門三個縣及所轄各鄉鎮、各村居和20多家地直單位進行實地調研,對日喀則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情況、民生狀況和群眾需求等進行了詳細了解和全面掌握。目前,他們提出的《黑龍江省第四批援藏項目規劃》正全面實施。
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承擔援建急難險重任務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在艱苦復雜環境中創先爭優,是所有援疆援藏乾部的真實寫照,當援疆援藏的理想信念紮根在頭腦中,龍江人的奉獻本色顯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