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
搜 索
80後醫生楊銘:雖然不能和家人一起過節但這是我的工作
2012-10-02 09:49:59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凌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日訊(記者 王凌霞)中秋節連著國慶節,就在很多人盡情享受著8天假期的時候,卻有很多人需要堅持在工作崗位上。“80後”急診科醫生楊銘,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10月1日一早,記者就來到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急診科“探班兒”。到達醫院大廳記者看了下表,7點40分整。急診科門口,患者已排起了隊。透過人群,楊銘正舉著一張化驗單,給患者耐心的講解著。


國慶節一早,楊銘就和杜健主任一起忙著接待患者。東北網記者 王凌霞 攝

  看見記者,楊銘放下手裡的東西迎了出來,很不好意思的說,“早上來了很多患者,得忙活一會兒,不好意思啊”。楊銘是中秋節的值班醫生,到今天早上,他已連續值班超過24個小時了,年輕的臉上看著有些疲憊。可能因為記者之前打電話說要拍照,他就用水抓了抓有些亂的頭發,見到他的時候頭發上還掛著水珠。

  楊銘是典型的80後男生,2009年研究生畢業後,就留在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急診科當了一名醫生。對他來說,這是他一直的夢想。


楊銘在很認真的給患者開藥。東北網記者 王凌霞 攝

  記者說明來意,急診科主任杜健熱情說,“歡迎歡迎,都是假期不能休息的人呀,也是很辛苦的”。

  過了一段時間,杜健主任起身拿起聽診器和病例材料,和昨天的值班醫生楊銘去病房查房。杜健主任說,查房是醫生每天交接班必須做的事情之一,也是很重要的。值班大夫要將患者前一天的情況詳細的報告給接班的大夫。


 

  剛進第一個病房,就聽見住在一號床的吳大娘鬧著要吃早飯,一臉非常不高興的樣子。這時候楊銘走到床邊,笑著說,“咱不說好了嘛,今天早上不能吃早飯呀,一會兒護士就過來抽血,再做個血常規,如果沒啥問題,今天就能出院回家過節了”,聽完這話,吳大娘臉上馬上就露出了笑容。


楊銘向家屬了解患者情況。東北網記者 王凌霞 攝

  楊銘和記者介紹說,這個患者今年75歲了,六天前因為高熱嘔吐入院,現在基本已經康復了。今天再查一個血常規看下白細胞的情況,如果炎癥消退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出院了。他還說:“總有很多這樣年紀大的患者,做醫生就得有耐心,得像哄小孩一樣。”

  跟著醫生們剛走到第三病房門口,小楊的手機忽然響了。只聽他接起來說了一句“再等會吧,還沒完事兒呢”就把電話掛斷了。杜健看看他笑著說,“讓人家等著急了吧?”,這時候這個80後的大男孩臉刷的紅了,我纔明白原來是他女朋友打來的電話。過後纔知道,他下班要去看未來的岳父岳母,可假期人手少,暫時還走不開,時間只好一拖再拖。


匯報患者用藥情況。東北網記者 王凌霞 攝

  處理門診患者,檢查住院病房、重癥監護室,匯報病人用藥換藥情況……,一陣忙活過後,我終於得空和楊銘聊了幾句。


 

  他給記者講了一個他剛工作的時候遇到的事。那天他剛下夜班走到中山路,忽然有一個四十多歲男士一頭倒在了地上。他跑過去,做了簡單的處理,在路人的幫助下,馬上把患者抬到了醫院。經診斷,是急性彌漫性腦出血,經過搶救病人脫離了生命危險。他說,只要再晚一點,病人就很危險了。


患者排隊看病。東北網記者 王凌霞 攝

  他說,急診科室比較特殊,接到危重患者較多,而且病情復雜,更需要醫生膽大、心細。雖然他工作的時間不長,但是年輕,幾乎每個節假日都是在醫院度過的。即使平時,也會四天就有一個夜班,雖然有些辛苦,也不能陪家人過節,但這就是他的工作,他非常熱愛這個職業。


重癥監護室查房。東北網記者 王凌霞 攝

  不知不覺中,時間指向了10點50分。看見我疑惑的眼神,楊銘似乎明白了什麼,他晃了晃手裡的病例說,“我現在還是走不了呀,得把這個處理完。我的活必須得乾完,不能留給別人……”

  記者手記:

  離開醫院走在哈爾濱的大街上,“十一”的天空湛藍如洗,乾淨的馬路上紅旗飄搖。在我的心裡,湧出一種對這個行業深深的敬意和感動。一路上,遇到很多人,交警、公交車司機、環衛工人……,正是有他們的付出和默默的努力,纔有這個世界的和諧、安寧。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