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走基層 看發展]哈市呼蘭區護路村建設和諧美好新家園
2012-10-05 09:14:23 來源:東北網  作者:郭麗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5日訊(記者 郭麗穎)2006年,呼蘭區雙井街道護路村被確定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省級試點村。近年來,護路村黨支部重黨建、謀發展、強建設,以打造百姓心中和諧美好的新家園為目標,帶領百姓走上了一條強村致富之路。

  護路村位於呼蘭區東部,距城區8公裡,南臨哈肇路,北靠濱北鐵路馬家站。曾獲得“省‘文明村’”、“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市‘五個好’建設先進村黨組織”、“市民主法制示范村”、“區‘五個好’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呼蘭區護路村太陽能路燈。

  走進護路村,映入眼簾是一條條通暢舒心的大路,一排排展新明亮的路燈,一棟棟寬敞明亮新民房。據村支書於吉富介紹,護路村近幾年對村內街路環境進行了徹底改造,修建了8公裡的白色水泥路面,分別為新村路、希望路、農科路。黨支部還對全村400多戶村民家的庭院、大門進行統一改造,村民用上了自來水,安裝了排水管道,庭院街道全部綠化。2009年,以注重改善村屯環境、改善民生為起點,通過幾年的村內整治與改造,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鄉村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度假地,護路村被確定為哈爾濱市首批休閑農業旅游觀光村。

護路村村貌一角。

 

  2005年,哈爾濱市農科院與呼蘭區雙井鎮護路村結成新農村幫建對子,出資並協調資金200多萬元,為護路村修建了3500延長米水泥路;打一眼深水井,安上淨水設備,家家吃上安全衛生的自來水;完成改牆、改廁、排水工程,基本消除“四害”滋生地;栽種綠化樹木2.3萬株。哈爾濱市農科院派出5名科技人員進駐護路村,利用村裡機動地建造兩棟蔬菜大棚,一棟示范棚、一棟試驗棚,另外開闢50畝玉米種子繁育田。 


 

  過去,護路村村民種地憑經驗、憑感覺,大量施用氮肥,結果使土壤肥力不均衡,錢沒少花,糧沒多產。在與市農科院結對子後,專家們免費對護路村耕地進行土肥監測,然後給村民種地立了“規矩”,每畝玉米比上年增產100多斤,增幅超過10%。

護路村重重的玉米(左)與其它品種對比圖。

護路村公園景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28日夜間起至29日,臺風“布拉萬”對黑龍江省造成重大影響。哈爾濱8區10縣(市)農作物發生大面積倒伏,其中,玉米受災面積為490.8萬畝。而哈爾濱市農科院在呼蘭區雙井鎮護路村種植的玉米新品種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與臨近的其它玉米的大面積倒伏形成鮮明的對照。

  於吉富告訴記者,護路村在發展環境的基礎上,讓村子走上了自由經濟的發展之路,種植、養殖、勞務、旅游多種經濟發展並舉。開展旅游讓城裡人來這裡休閑、度假,吃到了農副產品,通過城裡人來到護路村與村民交流,農民的文明素質也提高了,農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現在農民年人均收入在1萬元以上,日子越過越紅火。護路村也成為了村民們心中的和諧美好新家園。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講述——用身邊小事記錄龍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