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警民攜手共建幸福家園 紅光鄉百姓小日子紅紅火火
2012-10-06 21:32:43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廣福 岳雲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6日訊 (李廣福 記者 岳雲雪) 黑龍江省邊防總隊伊春邊防支隊連續兩年圍繞“民主、平安、富裕、和諧”主題開展“愛民固邊模范鄉”創建活動。截至目前,嘉蔭縣紅光鄉8個行政村全部納入駐地新農村建設范疇,3個行政村被評為“省級愛民固邊模范村”,紅光鄉也被嘉蔭縣委縣政府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鄉(鎮),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愛民固邊模范品牌。


官兵與百姓一起過節。李廣福 攝

  民主:大事兒百姓說的算

  2012年9月26日上午,嘉蔭縣紅光鄉燎原村的村委會會議室內討論氣氛濃烈,三十多名村民代表們正在就今年秋收是否僱用農場的大型收割設備統一收割進行表決。“村裡的勞力少,今年秋天雨水勤,用大型收割設備收的快,減少損失”,“我們村的青壯年勞力也都盼著早收完莊家好去打工”,“我們村裡幾個孤寡老人都嫌機器收割費用高,增加成本”......大家發表著不同意見。


官兵看望孤寡老人。李廣福 攝

  最後達成一致意見:僱用農場大型收割機集體收割,個別孤寡老人的費用,由鄉裡給予補貼。一件涉及村民利益的的大事,由百姓自己說了算。這是紅光鄉落實民主決策措施的一個場景。

  在創建伊始,針對紅光鄉大部分行政村村民自治不規范、不到位,缺乏民主決策,致使部分村民利益受損,不穩定因素增多的實際,伊春邊防支隊各級在深入調研中感到:村民迫切要求落實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在支隊和鄉政府的幫助指導下各行政村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設立固定的村務公開欄,逐項公開村級政務和事務,並積極利用廣播、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等有效形式進行公開。各村“兩委”換屆選舉是村民熱心關注的大事,每逢選舉期間,紅光邊防派出所協助鄉政府、村委會建立落實“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村級競選機制,堅決遏制“拉票”、“賄選”、家族、勢力影響正常選舉的不正當行為。


  2011年8至9月份開展的換屆選舉中,積極采納50餘名村民代表的諫言,經3200餘名選民參加選舉,20餘名群眾信任的人被選舉為“當家人”。同時,在各村財務收支、宅基地審批、農村合作醫療費、計劃生育指標核定、籌資酬勞敏感為題上通過“一事一議”制度,由村民代表、村委會成員和鄉政府工作人員共同商議決定。通過各項民主制度的落實,廣大村民權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村民的滿意度和參加度也達到了100%,8個村級組織還普遍建立了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矛盾處理機制和社會管理機制,促進了各村的和諧與穩定。

  2011年紅光鄉黨委被市委授予優秀黨組織稱號。8個行政村黨支部先後被市、縣委組織部評為創建“五個好”黨支部、“創先爭優”黨支部、“基層優秀黨組織”等先進集體。

  文明:鄉村小院兒變花園

  在創建中,支隊各級聯動紅光鄉黨委政府,緊密結合鄉情、風俗及廣大村民的生活習慣,積極開展培樹社會新風、文化下鄉、美化家園等活動,教育引導村民自覺糾正陋習,改進生活方式,促進鄉風文明,走文明發展之路,有效促進了愛民固邊“文明模范鄉”創建步伐。鄉政府聯合嘉蔭縣圖書館、嘉蔭邊防大隊開展“送科普書籍進村”、“送法律下鄉”活動,引導村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進一步提高村民思想意識,形成家庭和睦、鄰裡融洽、村屯和諧的新局面。同時,按照新農村規劃,多方籌措資金,建設村屯文體廣場,健全規范健身娛樂場所建設,不斷豐富村民文化娛樂生活,使村民在日常勞動之餘能夠豐富文體活動,提昇村民精神生活品質。

  自2010年起每年5月至9月份,由紅光鄉政府、紅光邊防派出所組織各行政村村民定期開展衛生大掃除活動,創造村村無亂倒垃圾、無散養畜禽、庭院乾淨衛生的良好村屯環境。廣泛開展以守法、道德、衛生、致富等為主要內容的“星級模范戶”評比活動,引導村民逐步根除不文明陋習,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樹立文明村民形象,提高“知榮恥、講文明、講衛生”的積極性,推進和諧家庭、和諧鄰裡、和諧村屯等創建活動,進一步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目前,8個行政村家庭和睦、尊老愛幼、鄰裡互助蔚然成風,七星級以上文明戶達到95%以上,創建的5個模范村十星級文明戶達到75%左右,創建了1個省級五星級的新農村單位,創建了2個市級的新農村單位。

  致富:政府搭臺百姓賺錢

  據統計,2011年底,紅光鄉人均總收入達到了12380元,位居各鄉(鎮)前列,形成了富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濃厚氛圍。而2006年以前,紅光鄉村民一直種植傳統經濟作物,產量少、收入低,人均收入在4000元左右。

  2010年以來,紅光鄉政府在全鄉實施了硬化、綠化、亮化、淨化、美化“五化”工程,完善了供水、供電、通信等配套設施。協調嘉蔭縣旅游局、城鄉規劃局等單位,對全鄉進行規劃設計,兩年來,安裝庭院燈150餘盞,硬化道路80公裡,道路硬化率達到100%,達到零土路目標。依托笨雞笨蛋笨豬肉廣受歡迎的市場優勢,大力發展“三笨”養殖,對缺乏養殖資金的養殖戶,由鄉政府和派出所協調信用社貸款,逐期還款。

  2011年實現了笨雞飼養量達到5萬只以上、笨豬達到1000頭以上,養殖業增收200餘萬元。充分利用閑置房捨,木材加工剩餘物大力發展食用菌培植業,紅光鄉政府以兌現新農村優惠政策和專項扶持為手段,扶持村民發展木耳產業,種植袋栽木耳1000萬袋,增收1000餘萬元。引導、鼓勵村民積極與嘉蔭農場合作,擴大土地流轉承包規模,實現合作11870畝。同時,因人、因地制宜地進行調茬,解決了土地板結、養分流失的問題。

  2011年全鄉多種經營種植面積達到67890畝,佔全鄉耕地總面積60%以上。同時,還引進外地客商投資興建了燎原賓館、太平林場度假村、燎原村汪家大院、采摘園等,扶持村民開發農家旅館3家,旅游旺季日接待能力超過150人,努力培育“吃農家飯菜、住東北火炕、觀自然景色、品田園風情”經營理念,2011年,全鄉僅發展旅游業這一項,人均就增收3000元。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