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2日訊 秋日的暖陽,給即將收割的稻田涂上了一片金色。8日下午,在泰來縣克利鎮河北村水稻種植大戶姜久民的稻田裡,約翰迪爾90馬力的水稻聯合收割機正在轟鳴作業,黃橙橙的稻谷很快裝滿了前來運載的拖拉機。抹去臉上的汗水,42歲的姜久民欣喜地告訴記者:『利用大機械,我家120畝水稻馬上就收完了,平均畝產650公斤,品質好、價格高,今年水稻一項多收入六七萬元。』
在一旁張羅收獲作業的河北村黨支部書記趙永久介紹,由於前段時間下雨,許多稻田積水、倒伏,現在近60臺水稻收割機全部上陣,全村4000多畝倒伏稻田,采取人力突擊辦法進行搶收,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作為全省的水稻生產大縣,泰來縣今年種植水稻120萬畝。面對秋收時間集中、近期多雨的不利情況,縣鄉村領導包鄉鎮、包村屯,組織農民強排田間積水,保證收割機正常下地。針對水稻倒伏較為嚴重的實際,指導農民購進全喂入式收割機,最大限度降低田間損失率。
依安縣充分發揮大機械優勢,確保顆粒歸倉和整地保?兩不誤。在陽春鄉誠順村,遠遠望去,一臺臺大機械正在收獲玉米。『現在從種到收都機械化,今年我家200畝玉米又豐收了,畝產在500公斤以上,純收入8萬元不成問題!』農民於長寶站在地頭,看著豐收的果實樂得合不攏嘴。
在新興鎮,同樣是一派忙碌的秋收景象。『我種了216畝地水稻,畝產可達500公斤,我們航天食品基地都是綠色無公害種植,每公斤價格也要高於市場價兩毛錢,估摸著今年能純收入18萬多元。』新興鎮東榮村農民劉國鋒滿臉豐收的喜悅。
今年,依安縣糧豆薯總產預計可達160.85萬噸,其中玉米總產可達119萬噸。依安縣抓住當前氣候晴好的有利時機,采取邊收獲、邊倒地、邊整地措施,集中大中型機械齊上陣,騰茬一塊,滅茬一塊,精耕細耙保?情。為確保秋收和整地工作順利進行,各涉農部門領導與農技人員深入一線,采取包片、包村、包地塊的辦法,推進秋收和秋整地工作落實,重點發揮全縣37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大型農業機械優勢,做到收割和秋整地同步進行。截至目前,全縣217萬畝整地任務已完成秋整地50多萬畝。
秋收剛一結束,甘南縣寶山鄉福海村農民王道印就聯系好農機合作社,著手秋整地。寶山鄉是甘南縣秋整地任務最重的一個鄉,鄉黨委書記馬春龍介紹,自秋收結束後,全鄉秋整地已全面展開,預計再有一個星期時間就可全部結束。
齊齊哈爾市農委生產處處長孫培春告訴記者,截至8日,全市收獲糧食作物1949.8萬畝,佔應收獲的56.7%,其中機械收獲面積1004萬畝。力爭15日前全面完成收獲工作。同時各地邊秋收、邊整地,目前全市秋整地投入拖拉機3069臺、農機具3496臺,完成整地134萬畝。9日,全市召開秋整地現場推進會,突出深松整地、大壟整地、保護性耕作整地和水稻秋建准備等重點,迅速掀起秋整地高潮,確保封凍前全面完成秋整地13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