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實用新聞
搜 索
年內『車通』明年下半年載人試運 哈市首列地鐵入軌調試
2012-10-16 05:53:1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高宏菲/文王忠岩/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6日訊  15日上午,在哈爾濱地鐵太平橋車輛基地內,隨著一聲“接車准備工作已就緒、開始起吊”的工作指令,首列地鐵車輛的首節車廂從載運汽車上被吊起,放到進入地鐵車庫的軌道上。之後將進行靜態和動態調試,為今年年底實現“車通”和明年下半年實現載客試運行做最後階段的准備工作。

工人們將地鐵車廂吊運到車輛基地軌道上

  地鐵亮相街頭引市民圍觀

  15日上午,當記者趕到哈爾濱地鐵太平橋基地時,看到裝載地鐵車廂的汽車就停放在新江橋街邊上,由於采取“裸運”方式,引來很多附近居民的圍觀。正在仔細觀看地鐵車門的市民陳冰表示,近幾天總在新聞媒體上看到地鐵車的樣子,沒想到真實的車廂車體顏色比在網上看到的還要鮮艷好看。另一位市民用手機自拍的方式與地鐵車合影,她說,以後就只能在地下纔能看到這列地鐵車了,現在看到很有紀念意義,一定要拍下來傳給朋友們看。

  花6小時入軌入庫

  在太平橋地鐵基地內,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的技術人員指揮兩輛大型起重機,協作共同鉤住地鐵一節地廂的廂體。9點58分,在試吊起地鐵車廂後,兩輛起重機共同將第一節地鐵車廂吊起,地鐵車被緩緩地放在地鐵基地的實驗軌道線上。長客股份公司的技術人員拆除第一輛車廂尾部車鉤包裝,第二輛車廂放入軌道後,兩節車廂連在一起。最後將6節地鐵車廂重新連成一列,由軌道上的工程車輛牽引入地鐵室內車庫,停入在第七股鐵道上。

  據長客股份公司項目經理丁博介紹,載運地鐵的車輛在進入地鐵車庫前,公司按預案對車輛進行了重新整隊,根據一列車輛編號順序,確定具體車廂是正進入軌還是倒進入軌;在起吊地鐵車輛前,要查看起重機鉤子是否放在正確的位置,鉤子是否鉤實;還要查看車體轉向架與車身是否對位等等情況,確保車輛不受到損壞。一列地鐵車六節車廂前後需花費6個小時纔能全部放入軌道。

  鋪軌完成9成年底“車通”

  據哈爾濱地鐵車輛中心副主任邢春陽介紹,地鐵列車在長客公司期間,受條件限制只能在40公裡/小時的低速條件下靜態調試,運抵哈爾濱地鐵基地後,20名長客技術人員同行到達哈爾濱,在對車體進行重新連接後,將對車輛重新調試,並可在洞體內進行60公裡/小時的高速測試的動態調試。在對車輛外觀、系統功能等進行檢查無問題後,正式交付哈爾濱地鐵集團。哈爾濱地鐵一號線共17列102節,為地鐵新標准B2型車,是國內最輕的鋁合金地鐵列車,每節車廂重38噸左右,比同類車輕4噸多,設計最高時速為80公裡/小時,正式運行後時速預計為35公裡/小時,每列地鐵客車可容納1866位乘客。

  截至接車前,太平橋車輛基地的軌道鋪設工作已經完成90%以上。本月底另一列地鐵車輛將運抵地鐵基地,到今年年底前,還將有6列、共36節地鐵車廂運抵哈市。到明年7月底前,全部17列102節地鐵車廂將全部運抵哈市。今年年底將保證2—3列地鐵車輛入洞參與“車通”。

  地鐵運行進入實質性階段

  據哈爾濱地鐵集團董事長郭立傑介紹,哈爾濱地鐵已建設4年,目前土建工程已實現洞體貫通,現地鐵列車從長春運抵哈市,進入哈爾濱地鐵基地,將使地鐵運行進入實質性階段,地鐵真正通車將分成“洞通、電通、軌通、車通”四個階段。

  地鐵從入庫到真正載人試運行,還需要經過一系列復雜技術實施過程,其中最復雜的是要將150伏的直流電轉換成380伏的交流電,要通過對電力、動力、信號等系統進行重新調試,排除可能發生的故障,保證各種設備與車體銜接良好,並在洞體內聯合調試十三個系統,使其連成一個體系。

  一系列的調試過程需要至少半年時間,信號系統的安全認證需要在三個月的調試後完成。今年年內可實現“車通”,明年下半年地鐵列車纔能進入載人試運行階段,讓市民真正親身體驗地鐵車輛運行。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