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6日訊 正值百湖收獲季,萬畝良田黃金浪。豐收景象寫在農民笑臉上,也折射出大市經濟運行的穩步上行。
市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在投資需求強力拉動、消費需求持續活躍、實體經濟穩定運行的帶動下,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2900億元,同比增長9%以上,增速高於第一季度和上半年。全市完成財政收入986.9億元,同比增長15.4%。
據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突出表現為三個“全力”。三次產業全力支橕,分別實現增加值78億元、2365億元、457億元;中省直與地方經濟全力貢獻,分別實現增加值1665億元、1235億元;油與非油全力拉動,分別實現增加值1423億元、1477億元。
糧食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基礎設施、農業科技“四兩撥千斤”,通過實割實測數據初步估算,今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預計可達到130億元,實現“九連增”。“三進三退”為奶牛建快樂新家,伊利、蒙牛、搖籃等等大企業強力帶動,9月末全市大牲畜存欄102.6萬頭,奶牛、生豬、家禽存欄和肉、蛋、奶產量均創新高。
有多少工廠開工看什麼?看用電量。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前三季度我市用電量同比增長4.12%,折射全市經濟健康活躍運行。截至三季度末,中直企業生產勢頭好、地方工業穩步增長、重點行業集聚效應凸顯,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2321億元,同比增長9.2%。
地方投資增勢強勁、四大板塊貢獻突出、民建投資活躍,平均每天近3億注入全市固定資產領域。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98.2億元,在高基數基礎上同比增長31%,比去年同期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地方完成投資474.1億元,是中省直企業投資完成額的2.1倍,佔全市投資總額的比重達到近70%。
從情人節到端午節、中秋節,年初以來,萬達、新瑪特、百貨大樓等大型商企經常燈火通明“閃購”到凌晨。僅萬達日均銷售額就超過170萬,大慶人的消費能力可見一斑。前三季度,我市批發零售業佔主導地位,城鎮市場消費旺盛,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82億元,同比增長15.6%。
十餘萬棟棚室不僅瓜果飄香,更讓農民走進“綠色工廠”增收致富。大項目的陸續開工投產,為城鎮居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前三季度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599.8元,同比增長11.3%。
從1-8月份數據看,我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居全省第一位,佔56%,對全省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7.2%。固定資產投資額居全省第二位,佔14.6%,對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1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全省第二位,佔15.4%,對全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為15.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