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雙鴨山10月16日訊 2006年以來,集賢縣民政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業務部門的指導下,針對民政行業特點,緊扣經濟發展主題,按照縣委、縣政府民政信訪工作和省、市信訪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的有關要求,不斷拓展民政信訪工作的覆蓋面,有效延伸了化解矛盾問題的手臂,累計接待處理諮詢信訪3128人(件次),辦結率達100%。其中,上級黨政機關及領導批轉的重要信訪43人(件次),辦結率達100%,群眾滿意率達100%。最近,在全省民政信訪工作會議上,縣民政局被省民政廳授予(2006~2011年)全省民政信訪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為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圍繞民生,從源頭上解決民政信訪。縣民政局組織民政乾部深入到社區居委會、村委會調查研究,傾聽群眾呼聲,反復研究救助方案,先後實施了城市低保、農村低保、城鄉大病醫療救助等多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為從源頭上解決民政信訪奠定堅實基礎。為解決城鄉特困群眾看病難、救醫難的問題,從2008年起集賢縣率先在全省實行城鄉困難居民醫療救助一體化。取消起步線,提高救助標准。救助城鄉貧困居民2060人,累計投入醫療救助650萬元。結合新農村茅草房改造工作,對全縣農村921戶受災戶、低保戶、五保戶、優撫戶進行房屋維修改造,累計投入資金272萬元。從2008年起集賢縣在全省率先建設五保家園工程。目前,已在全縣的5個鄉鎮的5個村建設了5個五保家園,總建設面積1400平方米,累計投入資金145萬元,現有40戶分散五保對象喜遷五保家園入住。特別是在每年的“八一、春節、元旦”期間,組織民政乾部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優撫對象、困難戶家中,變坐訪為下訪,做到工作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無論來訪群眾找到局機關的哪一位同志,都能熱情主動服務。是分內的,耐心接待;是分外的,作好引導,決不允許不聞不問,相互推諉。還推行了聯合接訪制度,凡涉及到幾個股室的接訪,由領導協調共同協商解決;遇到疑難信訪,召開局長辦公會議,集體研究解決。
圍繞民情,從感情上做好民政信訪。信訪工作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只有盡最大的熱情認真受理、認真接待、紮紮實實地調查處理,從感情上做好民政信訪,人民群眾纔會滿意。老百姓來訪,都想找領導,根據群眾的這一心理,成立了由縣民政局局長為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的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社區、村也成立了相應的信訪工作組織,形成了層層負責、覆蓋全縣的信訪網絡。認真落實了局領導信訪接待日制度,與群眾直接對話,直接解決問題。特別是注重做好初訪者的工作,能解決的問題做到一步到位;不能解決的問題跟初訪者說清楚;需要一段時間解決的,進行預約接訪,求得群眾的理解。為了落實責任制,縣民政局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民政信訪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建立了規范信訪工作檔案。每年年初,在全縣民政工作會議上都與基層單位和各鄉鎮簽訂民政信訪工作目標責任狀,實行一票否決,嚴格兌現獎懲。特別是在縣第八、九屆村委會和全縣第三屆居委會換屆選舉中,由於精心組織,積極運作,科學制定方案、保質保量地完成換屆選舉工作任務,促進了全縣社會穩定。
圍繞民聲,從總量上降低民政信訪。民聲是民政信訪工作的“晴雨表”。做好民政信訪工作,必須聽取民聲,只有這樣,纔能從總量上降低民政信訪。為此,縣民政局從四個方面暢通信訪渠道:一是組織全體民政乾部深入到“最可憐的人”和“最可愛的人”之中去,聽取他們的呼聲地。二是設立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隨時聽取民聲。三是針對信訪人員反映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進工作。四是對確實困難的來訪者發給路費和生活費,對意外困難家庭,做到急事急辦,及時給予救濟,大大降低了民政信訪總量。
近年來,到縣民政局上訪的群眾少了、情緒激憤的少了,逢年過節集中上訪的也少了,越級訪、重復訪、集體訪也少了。這既凝聚了集賢縣民政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也深刻體現了民政人對人民群眾的真情實意。目前,縣民政局正在進一步創新民政信訪工作機制,向更高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