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8日訊 近年來,香坊區委、區政府把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重要舉措,按照“強化責任保落實,挖掘資源創特色、加大投入上水平”的工作思路,舉全區之力不斷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實現了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跨越式發展。

孩子正在社區圖書館閱讀。
固本強基社區建設成重點目標
據介紹,香坊區是哈市老工業城區,社區基礎設施先天不足。2006年新的香坊區成立時,全區110個社區中公益用房使用面積達到標准的僅有10個,近60%社區用房使用面積在30平方米以下,有的社區只有幾平方米,條件十分簡陋。該區把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納入全區重點工作目標。
為適應社區工作發展需要,該區下決心解決社區用房建設問題,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議,確定了“加大投入力度,挖掘社區資源,社區公益用房全部達標昇級”的工作目標。通過對區域人口數量、區域優勢等因素的研究分析,立足區情,本著“一居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則,將社區基礎設施達標建設任務進行細化分解,明確了解決的時限和方式方法,並落實到責任主體單位,制定了全區基礎設施建設“一年夯實基礎、兩年全面推進、三年提檔昇級”的發展規劃。
據了解,該區克服資金緊張等實際困難,將社區建設所需資金和社區辦公經費納入政府年度預算,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08億元。同時加大了精品示范社區建設的投入力度,對千平方米以上的大慶街道景和社區、健康街道樂園社區、哈平街道體工社區等中心社區采取一次性以獎代投方式給予4000萬元的重點資金扶持。
多策並舉居民活動場所實現“標配”
據介紹,為保證社區基礎設施達標建設三年規劃任務順利完成,該區在原有實行的“簽訂責任狀保完成”、“倒計時督辦保進度”等三項推進措施的基礎上,以任務明確、責任明確、要求明確為原則,創新推進措施,強力推進達標建設工作。
據了解,該區將社區建設工作與經濟工作、大項目建設工作擺在同等重要位置,列入區政府年度考核目標,推出了“簽訂承諾書,實施周督辦”和“用房不到位,領導換崗位”兩項強力措施。明確規定對在時限內未能完成目標任務的街道主要領導、主管領導按責任狀要求調整工作崗位。
同時,區政府把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擺在重要位置,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確保每年投入資金總額遞增30%以上。區財政改變了原有資金投入方式,在項目立項後即先行撥付50%的建設資金,再根據工程進度及時撥付剩餘建設資金。對用房面積大、工程進度快,建設質量高的重點建設項目給予特殊的資金獎勵;並探索政企共建和諧社區新模式。
截至目前,全區用於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已累計投入資金1.08億元,新增社區公益用房4.3萬平方米,建設了3處兩千平方米以上、8處千平方米以上、14處500平方米以上服務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善的精品示范社區,公益用房達標率由新區成立時的10%提高到100%,全區110個社區居民活動場所全部實現了“標配”,平均使用面積達到400平方米以上。
創新機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據了解,香坊區在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中,建立完善社區工作責任體系,將社區基礎設施達標建設納入全區發展的整體規劃,並作為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一把手工程,列入年度重點工作目標考核,層層簽訂責任狀,將目標完成情況與領導乾部績效考核、提拔使用直接掛鉤。
同時,出臺了《香坊區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意見》,將達標建設所需資金列入年度預算,確定了全市最高的達標社區公益用房區級匹配標准。按照新建、改(擴)建、置換、購置、租賃等不同達標方式,結合建設規模,由區財政給予撥付3萬元到45萬元不等的匹配資金。同時,區財政在每年撥付給鄉鎮、街道的辦公經費和財稅獎勵分成資金中預留20%作為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基金,用於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昇級改造,實行專款專用。
對於在社區達標建設中行動快、力度大、投入多、成效顯著的鄉鎮、街道,區政府視具體情況增加資金匹配額度,對在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中有貢獻的人員給予相應獎勵。獎勵標准為每建設一處達標社區公益用房,獎勵1萬元。對行動遲緩,措施不力的單位,區政府給予“黃牌”警告,在全區進行通報批評。
據香坊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堅持社區公益用房居民活動空間最大化、辦公場所最小化、服務設施效益最優化的原則,在全區社區公益用房中普遍設立“六室一廳一站一校一場所一超市三欄”的功能,同時,實施社區管理“五個統一”。
目前,該區64個社區昇級為哈爾濱市“星級和諧社區”,香坊區先後被授予“全省社區建設工作先進城區”、“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區”等榮譽稱號。有3個社區被評為全國先進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