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9日訊 近年來,北安市創新思路,精心謀劃,重點推進醫療改革這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新農合制度建設逐步加快,基本藥物制度實現全覆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漸趨均等化,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全面提昇。醫改工作進展良好,成效惠及廣大普通百姓。
新農合保障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市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鞏固新農合覆蓋面,參合率連續3年達到100%。擴大了門診統籌實施范圍,2011年累計補償門診統籌資金、門診統籌預撥醫藥費335萬元。將20種重特大疾病納入新農合補償范圍,並將報銷標准提高到醫療總費用的70%。2011年,民政部門為全市農村低保戶、五保戶、優撫戶共計8955人繳納了參合費。參合農民在黑河市所屬區域內就醫不需辦理轉診手續,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
基本藥物制度推行實現全覆蓋。2011年全市9家鄉鎮衛生院和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2012年4月,全市120個村衛生室全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實行集中采購、統一配送,藥品零差價銷售。采購基本藥物達到240個品種410多個品規。基本藥物全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報銷比例明顯高於非基本藥物。
社區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加強。北安市優先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大力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標准化建設。重點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房屋、設備和公共衛生等方面建設。先後投入資金80萬元對鐵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建設改造;每年投入20萬元,為兆麟、鐵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4個服務站租賃了辦公用房;去年通過向上積極爭取資金247萬元新建了600平方米的和平社區服務中心,今年年底將交付使用;投入資金520萬元對慶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房屋改造和設備更新,達到國家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標准,目前已經通過驗收。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3年來,北安市共投入1734萬元,對11家鄉鎮衛生院和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新建、改建和擴建。逐年增加公共衛生投入,今年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准提高到25元,比2011年增加了10元。對所有參與到公共衛生服務的管理者、業務人員、鄉村醫生進行全面培訓,並向群眾發放衛生服務明白卡40萬張。嚴格執行10類41項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做到服務特色化、管理規范化、隨訪制度化、協同一體化。
此外,北安市還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深化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在6家醫院和11個鄉鎮衛生院均組建了巡回醫療小分隊;為方便群眾就醫,在北安市人民醫院建立了預約診療制度,推行雙休日和節假日門診;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開展了按病種收費的試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