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1日訊(姚深遠 記者 高長利) 樺南林業局的煤炭產業是黑龍江省森工系統的“獨一份”產業。在“三創”活動中,樺南林業局煤炭公司黨總支以“創紅旗支部,建發展業績”為載體,緊緊圍繞經濟工作,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了煤炭事業的大發展、快發展。自2009年以來連續三年煤炭產業穩坐該局經濟的“頭把交椅”。
洗煤廠全貌。欒振林 攝
樺南林業局局長侯緒?(左二)檢查安全補套工程建設進展情況。欒振林 攝
煤場裝車。欒振林 攝
深化體制改革 煤炭事業活力四射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樺南林業局開始進行原煤生產,直到2007年全局煤炭產量徘徊在8萬噸左右。
2008年初冬,樺南林業局新一屆領導班子組成後把煤炭產業提昇到了林區主導產業的戰略地位,變個人承包為企業經營;調整了煤炭公司班子,加強了領導力量;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找准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最佳結合點,增強工作的實效性;對各井口進行產量測算和成本核定,大幅度降低了噸煤成本;制定健全管理制度,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在此基礎上,對紅光三礦實施了昇級改造,使之達到了國家三級標准化礦井,確保了該礦井的穩產、高產。2010年4月,對紅光二礦實施了安全補套工程建設,僅用1年多的時間安全補套工程順利竣工,達到了國家二級標准化礦井,年生產能力新增6萬噸,礦井服務年限延長了十年,企業累計可獲利潤13500萬元,為打造森工百萬噸煤炭基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他們借助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以股份制形式引資興建了年洗煤90萬噸的洗煤。洗煤廠洗出的精煤每噸不但可增值200多元,其附屬品煤泥和煤矸石還可供型煤廠和煤矸石制磚廠每年生產7500萬塊型煤和6000萬塊矸石磚,從而將原煤吃乾榨淨,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鏈條,同時還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實現了企業增效,職工增收。
強化安全意識“不要帶血的效益”
煤炭生產安全為上。黨總支緊緊圍繞單位的生產實際和特點,先後開展了“黨員聯系卡”、“黨員安全監督崗”、“黨員身邊無事故”、“我為安全獻一計”等系列活動。每年在安全活動月都編制發放宣傳材料500多份,宣傳橫幅4條,宣傳彩旗20面,宣傳標語30條。不定期組織黨員到各井口開展安全知識普及活動,堵塞了安全漏洞,增強了工人的安全意識。
不斷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各礦井全部取消了木支護,采用了液壓支柱;礦井巷道進行錨噴;更新了井下設備,達到安全標准;先後購買了三臺地面絞車,增加了礦井提昇能力和提昇安全性;購置了四臺大功率風機,提高了井下的通風能力;安裝了自動防跑車裝置,有效防止了跑車事故;井下全部更新了阻燃電纜。通過一系列的安全改造不但改善了井下作業條件,極大的提高了煤炭生產的安全系數,新增固定資產過億元。
堅持以人為本 不斷提高礦工幸福指數
一切為了發展,發展為了民生。樺南林業局煤炭公司在抓好經濟工作的同時努力提高礦工的福利待遇。先後建起了礦工食堂、浴池、活動廣場,在改善礦工生產、生活環境的同時不斷提高礦工的收入,目前礦工月工資最高的已達到了7000多元。
想方設法解決礦工身份。以前煤礦工人大多是協議工,流動性大,待遇相對差。從2009年以來共為125名煤炭生產一線協議工落實了合同制,穩定了礦工隊伍,保證了煤炭生產的順利進行。
致力公益事業 用真情回饋社會
煤炭公司黨支部成立了捐資助學基金會,從2011年至今,共組織捐款三次,籌集助學幫扶資金30000餘元,先後資助了6名特困生。對第四中學三名品學兼優的特困學生進行資助,直至完成大學學業。
東風小學學生趙月的父親去世多年,母親患腦血栓,臥床不能自理,家境極其貧寒,為了能讓趙月完成她的學業,煤炭公司資助她讀書期間包括“衣、食、住”各方面的全部費用。今年八月下旬,他們還對即將步入大學校門的三名困難學生每人發放3000元的助學基金,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