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3日訊 十月方正,稻谷飄香。通往方正鎮城郊村的鄉間水泥路上,滿載秋糧的畜力車、三輪車和大卡車往來穿梭。
記者走進城郊村,眼前是一片忙碌景象。家家戶戶正在院子裡晾曬水稻,村民說,曬過的水稻磨出的大米好吃。
在一家水稻加工廠裡,村民徐乃斌正在加工新大米,米香撲鼻而來。放下手中的活計,抹了把額頭的汗水,徐乃斌話未出口三分笑:『今年,我家種了15畝「稻花香」,全部跟「北京世糧」簽了訂單,新大米一出手就是每斤3元錢,比以前貴了七八角,一年多掙了1萬多元。』
在城郊村,高興的不只徐乃斌一人。今年,擁有地理標志產品證明商標的方正大米,讓北京世糧農業開發公司慕名而來,他們與方正農民簽訂1萬多畝水稻種植收購合同,公司向農戶提供種子、化肥、農機作業等多種服務,並承諾以每斤高於市場0.5元以上的價格收購稻米。
工廠化育苗、機械插秧、自動灌溉、定期噴灑植物生長劑、秋收統一收割等整個種植過程,讓徐乃斌等老莊稼把式成了『看客』,除了到縣城打工之外,老徐等訂單農戶總是隔三差五到地頭兒看看,盼著秋天早一點兒到來。
秋天來了,豐收的喜悅藏都藏不住。往常,城郊村最好的大米一斤也賣過兩元多。而今年,世糧公司給出的最低價就是3元錢,徐乃斌的大米總共賣了3.8萬元,比去年整整高出1萬多元。
城郊村大米『直銷』北京城。前幾天,世糧公司在北京天通苑小區舉行方正大米新米展銷活動,徐乃斌等農戶聽說他們的大米賣到每斤3.5元,買米的北京人都排起了長隊,這讓徐乃斌暗自琢磨:『明年要想辦法擴大訂單面積,自己多掙錢,也讓更多北京人吃上方正好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