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讓百姓公園邊上安新家
2012-10-28 09:52:5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於林波 孫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0月28日訊 10月17日,曙光新城住戶居民徐樹德自營的小超市裡暖意濃濃。『這不,剛進入采暖期暖氣就供得挺足,無論是居住條件和小區環境都沒的說,現在心裡別提多敞亮了!』徐樹德一邊忙活,一邊和記者拉起家常。

  曙光新城是牡丹江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作為其中的動遷戶,徐樹德於2009年底搬進了新居。『新家』很大,建有100多棟樓,可容納9000多居民;『新家』很漂亮,有綠地、花壇、廣場,還有商鋪林立的步行街和穿越小區的公交車,這讓徐樹德回想起過去的居住環境有些『不堪』:『過去住在破舊的平房裡,周邊垃圾堆成山,髒水凍成了大冰包,親戚、朋友咱都不好意思請到家裡做客!』由於是下崗職工,在有關部門的關照下,徐樹德被分到了一樓,通過經營小超市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

  每天清晨,徐樹德和愛人最開心的是到周邊的公園去轉一轉:『曙光新城配套建起了青龍山公園,距離北山公園也不過十來分鍾的路程。老百姓每天去公園散步、爬山、踢毽子、扭秧歌的人「海」了!』

  2008年,牡丹江傾全市之力,采取多項政策助推棚戶區改造,全市改造棚戶區632萬平方米,主城區2萬平方米以上棚戶區改造基本完成,使6.1萬戶家庭徹底告別了棚戶區。而隨著今年10月12日全市『十大公園』建設工程的結束,一個個煥然一新的公園星羅棋布般簇擁在居民小區周邊,使許多市民同徐樹德一樣,品味到『公園邊上安新家』的喜悅。

  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牡丹江市把民生工程當作頭等大事,據統計,過去5年牡丹江財政直接投入民生領域資金218億元,是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的5年。在全省首創了『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制度,全面動態消除了『零就業』家庭;打造創業型城市,落實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政策,補貼6億元促進就業;在全省率先推行『學區制』改革,使『小昇初』學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資源;提高醫保待遇,破解17萬城鎮居民『看病貴』難題……一樁樁、一件件,牡丹江正創造著獨具特色的改善民生新模式。

  今年7月,牡丹江市召開市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提出了建設和諧幸福城市目標。市委書記張晶川說:『我們提出建設和諧幸福城市,就是順應全市人民群眾新期待,實現學有所教、業有所就、病有所醫、困有所助、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市280萬人民。』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