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29日訊 23日,一則桂林四兄弟尋母引發全城尋找的新聞讓全社會為之震動,新聞聯播更是破例播發。然而,人們在感嘆兄弟孝心的同時,卻不得不直面這個與己相關的話題——如何避免這樣的遭遇在自家老人身上發生。

工程師周源展示兒童機和老人機
“只要老人和兒童帶著這種手機,家人就可實現全程定位,目前技術等方面已完全成熟,測繪局委托一家商業公司與省某通訊運營商正在商談具體合作事宜,產品很快就會推向市場。”25日,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系統開發部主任張慶全對記者說,老人手機有一鍵呼救及網上實現慢性病防治的功能,兒童手機則設有“電子警戒線”,只要兒童離開或進入指定區域,家長就能接到預警提示。
據悉,如果手機處於關機狀態,在網絡上就查不到被尋人的信息,但可以查到關機前一秒的位置。此外,遙感技術使目標的分辨率非常高,可以精確到街路與街路間的交口處,只要被尋人不關機,在中國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找尋得到。
老人機幫老人網上保健
事實上,早在2008年,黑龍江省測繪局便將空間地理信息系統的成果轉化為民用,與省內某通訊運營商和兩大國內手機生產商合作,推出兒童和老人兩款“尋人”手機,但因各種原因沒有進入市場。
“經歷了4年運作,各方面已經准備完畢,目前測繪局與省某通訊運營商正在商談具體合作事宜,產品很快就能走進普通市民家。”25日,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系統開發部主任張慶全對記者說,相對於4年前的技術,現在推出的老人手機不僅具有定位、一鍵呼救功能,還增加了保健服務,“如果用戶需要此項服務,與手機配套的還有血壓計、血糖儀以及心電檢測儀,家人或老人自己可以采集老人慢性病的健康檢測數據,建立‘健康檔案’,然後將這些數據發送到服務中心數據庫,服務中心通過與大公司合作提供的醫療數據庫,對老人的病情進行分析和判斷,然後將結果發送到老人的手機上,對老人的病情進行指導和提示。”
兒童機設“警戒線”幫家長遠程看孩子
“兒童機體積小,質量輕,輻射低。”系統開發部工程師周源說,無論是兒童機還是老人機,他們的通話功能和普通手機沒有區別,放置手機卡正常可以接打電話,但是兒童機的設置考慮到不讓他們過多撥打電話,所以只有四個按鍵,可以設成父母、爺爺奶奶或是其他重要家庭成員。
“除了定位、一鍵呼救以外,重要功能就是設置了隱身和‘電子圍欄’功能。”周源說,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後,在上午上課期間,手機處於隱身狀態,撥不出去也打不進來,午休時間功能自動恢復,下午同樣;‘電子圍欄’功能則是孩子每天處在指定的區域,比如孩子進入學校後,狀態顯示事先設定的綠色或藍色,當孩子離開學校,狀態就會變更,變成黃色或紅色預警,家長就會知道孩子在校園或已離開,在其他指定的區域內也是如此。
張慶全說,兒童機計劃在省內小學推廣,目前測繪局委托一家商業公司正在和相關部門商談,准備先在一個地區試點。
手機加服務費一年約二三百元
“這樣的技術會不會很復雜,不好操作?”“它能精確定位到什麼程度?”“手機關機如何查找定位?”“有這麼多功能,會不會很貴?”采訪中,記者就市民關心的話題進行了采訪。
張慶全說,市民購買手機交費後,測繪局會提供一個賬號,進入測繪局指定的網址,輸入賬號後,就可實現對兒童和老人的位置服務。家裡或是單位的電腦都可安裝,而且現在的手機大多都是智能手機,具有上網功能,這套位置服務系統支持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大部分手機品牌,也可在手機內安裝,“所以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單位,或是利用手機都可實現定位和監控。”
周源說,雖然帶有GPS定位系統的手機也可實現定位,但是需要手機持有者自己來完成導航找位置,而對於一些老人、兒童以及智障人士來說,顯然不能辦到這一點。這項技術最關鍵的是不用手機持有者自己操作,親人就可時刻掌握他們的行蹤。
關於價格,張慶全說,用戶要簽三年的使用合同,初步測算,市民包括買手機以及使用位置服務的費用一年大概在二三百元左右,普通市民完全可以承受得起。
律師:建立監管制度防信息泄露
黑龍江高盛律師集團律師孫英偉說,手機定位走進生活,毫無疑問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比如未成年人、老年人、智障殘疾人等失蹤人口的查找,失竊汽車的追蹤、遇難人群的搜救等等,這些例子早已有之,央視曾經報道的“逃離傳銷”事件,當事人最終獲救也是因為手機定位技術。
孫英偉認為,如果這一技術不受限制地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使用,那麼將會存在很多隱患。家人不慎將手機密碼等信息透露出去,被少數不法分子所利用,將十分危險。問題的關鍵在於監管和應用,必須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例如專門的運營商、帶有醒目提示的終端設備以及嚴格的購買標准。只有建立這樣的制度,纔能夠讓先進有益的技術真正服務百姓。
針對律師的說法,張慶全表示,任何一項發明都有它的利弊,“服務器是自動值守的,如果沒有故障,我們輕易不會去查。這一點都將事先和服務對象說明。我們將簽訂協議,基於此服務,用戶不得用於其他目的,我們保證不透露任何關於此項服務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