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5日訊(記者 王潔實)初秋,記者來到了——齊齊哈爾市克山縣雙河鄉。幾天的時間裡切身感到了現代農業發展給家鄉帶來的巨大變化。

2BJQ-11型氣吸式精量播種機。
整齊漂亮的房屋、筆直平坦的道路、成群的牛羊、新建的廠房,更有農民兄弟臉上洋溢著的笑容,無不映襯出和諧新農村的壯麗畫卷。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構建現代大農業一直是這個鄉“強農富民”戰略的重頭戲。主管副鄉長丁兆利告訴記者,他們在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進程中,通過政策的支持和自我的努力,重點抓了作業機械化、種植標准化、經營規模化、農藝科技化、基礎設施化、農民組織化等“六化”建設。這個僅有25萬畝耕地的鄉鎮各類大型農機具已保有258臺套,70%以上的耕地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全鄉種植水平領先全縣,是農業部的玉米高產示范區,水利部的噴灌項目示范區、國家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被譽為高蛋白大豆之鄉、優質玉米之鄉、馬鈴薯脫毒種薯之鄉。全鄉規模經營快速發展,黑龍江興佳薯業經營土地12000畝,昆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經營土地22000畝,種植業專業合作社就有27個,千畝以上種植大戶村村都有,300畝的種植戶比比皆是。耕作方式轉變和新技術應用是這個鄉的重點措施。半數以上的耕地采用了網絡化的聯片經營,重點推廣了玉米大壟雙行栽植、馬鈴薯大壟栽培、測土施肥、節水噴灌、機械作業等農林和農藝措施。

國家級大型噴灌示范區——克山縣聯心項目區。
在聯心村種薯收獲的地塊,記者看到已經被打包好的土豆一袋袋的堆在地上,幾位在地裡收土豆的農民大哥有說有笑的說著什麼。記者湊上前去問他們在說什麼,一位農民大哥高興的告訴記者:“今年大壟土豆平均畝產4.1噸,是小壟的2倍,這一下子就多收了不少,錢也能多掙點。我們就說這高興事兒那。 ”隨後他又指向不遠處的聯片玉米說:“今年這年景玉米也能拿到1400斤。又能多掙上點錢心裡高興啊,村裡帶著我們大伙搞科技種植,整機械化收割,這幾年下來讓我們嘗到了甜頭,糧食收的多了日子跟著也就過好啦。”看著這位農民大哥的笑臉,就明白他的欣慰之情溢於言表。

秋整地現場。
在齊心村秋整地的現場,村支部書記石有剛給記者總結了現代農業的好處。他說:“書上都說現代農業就是向農業大量輸入機械、化肥、燃料、電力等各種形式的工業輔助能,用現代科技武裝,以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經營,生產效率達現代先進水平的農業。用咱農民自己的話說就是減輕了農民的辛苦,提高了作業的標准質量,增加了產量收益,形成了完善保障,拉動勞務收入,推動了養殖業和工業發展。農民們增收的渠道寬了、腰包鼓了,生活也越來越好過了。”
記者親身感受到現代化大農業建設給這個鄉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給農民帶來成功收獲的喜悅。副鄉長丁兆利最後對記者說:“大機械保質量,大噴灌保產量,大壟作保效益。是他們的種植理念。聯片種植好處多,合作經營發展快。這幾年現代農業讓咱雙河鄉的糧食豐收了,農民收入也增加了不少,看著他們的日子過好了我們心裡也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