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訊 走進龍沙區一廠合意家屬樓,眼前頓時一亮:橘色的外牆,嶄新的防盜門,整潔優美的小區環境……很難將眼前這個“新”樓與30年的房齡聯系在一塊,而這一切的改變得益於低溫樓改造工程。改觀的不僅僅是外部環境,還使得小區室溫、房價雙提昇。
推開一廠合意家屬樓7號樓居民帝慶武家的房門,一股暖流撲面而來。帝大爺家裡的溫度計顯示,室內溫度已經達到了26℃。溫暖的環境讓帝慶武老兩口再也不用因為室溫偏低而發愁了。盡管鶴城氣溫連續下降,但老兩口卻能在溫暖的家裡悠閑地看報、打撲克,享受舒適的晚年生活。
帝慶武家是今年剛剛進行的低溫樓改造工程。從改造實施的第一天,細心的帝大爺便在旁邊當起了義務監督員,到工程收尾完工,他已成了低溫樓改造的半個專家。“這個苯板你怎麼弄都燒不著,它是一種新型苯板,阻燃。我們大家太高興了,(樓房)不但穿棉衣,還穿好棉衣!”帝慶武指著嶄新的外牆,向記者誇贊道。
今年的低溫樓改造讓居民收益不少,過去的低溫樓改造是否也享受到了民生工程的溫暖?說起這其中的變化,一廠合意家屬樓1號樓居民樊少華便拉著記者去她的家裡看一看,室內同樣保持在23℃到25℃。據樊少華介紹,沒改造之前她家裡的冬季室溫僅有11℃左右,“鄰居家家戶戶都打毛被,一家比一家打的厚,冬天確實冷,有的時候把棉襖棉褲像住平房似的都蓋被上。”如今,這些厚厚的被褥已經下崗1年多,被主人冷落在了櫃子裡。
繼2011年齊齊哈爾市完成100棟低溫樓外牆體保溫改造施工後,作為今年市政府確定的30件實事之一,齊齊哈爾市又在采暖期前超計劃完成116棟、54萬餘平方米的低溫樓改造任務。
低溫樓改造不僅提昇了居民家的室內溫度,更改變了小區的環境。溫度提高了,環境變好了,樊阿姨喜在心中:“50多米房子原來值七八萬,改造中期的時候還沒完就漲到16萬了,現在20多萬都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