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鶴崗市金融機構助力地方經濟快發展
2012-11-03 10:46:39 來源:鶴崗日報  作者:柏長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鶴崗11月3日訊 電話銀行、網上銀行,老百姓與銀行的交流平臺拓寬了;“企業聯保貸款”、“小額農貸”,銀行對中小企業、農戶的支持加大了;提高個人征信程度,保護好自己的第二張身份證,金融環境改善了。

  隨著郵政儲蓄鶴崗分行、哈爾濱銀行鶴崗分行、龍江銀行鶴崗分行的相繼落戶,我市銀行業已發展到12家機構,形成了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多種類型並存的銀行體系。全市金融系統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實現“三個翻番”和“712”跨躍發展目標,努力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以著力優化的信貸結構進一步助力我市經濟發展。

  目前,我市金融業布局多元化發展格局已經形成,19家保險機構落戶我市,海通、江海兩家證券公司豐富了資本市場,12家小額貸款公司,4家融資性擔保公司,這些金融機構網點布局基本覆蓋城鎮及部分村,支橕起了日趨繁榮的金融市場。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銀行系統各項存款翻一番,直接貸款累計投放增長近兩倍半,銀行業金融機構整體盈利能力有所上昇,全市各家金融機構全部實現盈利。金融機構經營規模的迅速擴展,加大了支持經濟發展的力度。農業發展銀行“一體兩翼”的發展格局已經形成;市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三家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進一步深化;農業銀行逐步向服務“三農”領域回歸;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初步實現了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的改革目標。各金融機構在深化改革的同時,積極向上爭取政策,不斷創新信貸產品,“農戶聯保貸款”、“泥草房貸款”、“企業聯保貸款”等信貸產品。將“聯貸聯保”業務與“小額農貸”業務有機結合的“公司+農戶”操作模式,使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方式更加主動、靈活。在大力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的同時,金融服務全面惠及“三農”,取得了顯著效果。農村支付體系服務實現多元化,截至去年末,通過推廣安裝農村金融自助服務終端、建設農民金融自助服務站等措施,金融服務網點覆蓋了全部鄉鎮,村屯金融服務網點覆蓋率達到29%,已使4萬戶村民享受到這項便民措施。滿足了農戶不同群體的金融服務需求,進一步提昇了農村支付體系的惠農水平。在春耕生產之時,有效地解決了農村生產資金不足。金融機構和信貸資金逐步向“三農”領域回歸,農貸投放力度不斷加大,我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均已辦理涉農貸款。

  記者從人民銀行鶴崗市中心支行獲悉,金融產品豐富的同時,金融服務功能也日益完善。金融電子化、網絡金融業務已向縱深方向發展,人民銀行鶴崗市中心支行建立的網絡交易平臺,使金融機構支付結算功能迅速提昇。各金融機構相繼推出了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理財金賬戶、票據融資、企業財務顧問、銀證通、支票直通車、匯款直通車、代客理財、銀行管家服務和現金管理服務等新業務品種,逐步構築起了以個人結算、銀行卡業務、電子銀行服務、個人理財類產品為主的個人中間業務體系和24小時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金融服務功能完善的同時,征信系統建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據了解,全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影響力日益擴大,隨著深入人心的征信知識宣傳,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截至目前,我市企業征信系統已收錄有信貸記錄企業4679戶,個人征信系統已收錄有信貸記錄自然人30萬人,累計為5.6萬農戶建立了電子信用檔案,約佔全市農戶總數的60%。系統的信息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初步實現了金融機構信息、公積金信息的共享,有力地推動了“誠信鶴崗”建設,促進了我市經濟金融協調發展。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