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5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南崗區牛房小區303棟院內出現了這樣的事情——院內能夠停車的車位被老車主以各種方式“瓜分”,小區物業公司與執法部門均協調無果。小區內新車主對這一情況很無奈。
小區內的車主私自圈起的“專用”車位。
就居民私佔公共停車位一事,記者聯系到了該小區富生物業的齊經理,他介紹說,最近已和轄區的建華辦事處及和興執法隊的領導到過現場,可是很多車主不讓他們拆除這些佔車位的設施。如果小區居民有三分之二的業主同意劃分,那麼是可以協調的。
南崗區建華辦事處的馮主任也表示,雖然這些私佔車位的的做法不合理,但是現場解決的時候很多居民出面阻攔不讓拆,稱如果拆除就必須保證院內只停本小區的車。由於該小區並不是封閉式小區,滿足不了居民的要求,所以只能作罷。
南崗區和興街道辦事處呂隊長介紹說,10月份曾經通知該小區303棟的居民拆除地鎖、停車樁,但並沒有人執行。
一些有經驗的社區工作者表示,應對私裝地鎖搶車位的問題,可在居民小區通過公開、公平地討論,制定出可行的小區內停車管理方案。其次,通過強制性手段來糾正個別人長期養成的不良停車習慣,必要時可多部門聯動開展對私設的地鎖、停車位上設置障礙物的專項清理行動。
黑龍江君明律師事務所的黃月明主任律師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規定,小區內用於停放車輛的地方屬於全體業主所有,業主擁有共同管理權,個人不得私自據為己有。小區內私設地鎖停車樁是不合法的行為,執法部門有權進行拆除,還公共資源給所有小區業主。
31日下午2時,記者來到了位於南崗區康寧三道街的牛房小區303棟院內。由於該時段小區院內車輛並不多,所以很多可以停車的位置是空著的。即便是這樣,這些空位也被牢牢“佔據”著。有的立了幾根停車樁,用線圈住,線上掛著“有車”的小牌子;有的不僅有停車樁,甚至還在裡面安裝了地鎖。小區張大爺告訴記者,上個月只有一兩個地鎖,這個月又新裝了五六個。記者走訪了整個小區院內,整個空地大致被劃分成十餘個停車位,現場除兩輛車停放在車鎖上,還有六七輛車橫七豎八地停在院門口和其他小拐角。
住在小區一單元的杜女士說,現在這些車位都有“主人”,她剛入住的時候小區裡車還很少,那時院內停車都是先來後到的順序,位置隨便停。今年,先有幾家用線圍出自己的停車位,不讓別的車進,最近又陸續有幾家安了地鎖。杜女士說,自己家本打算購車,可現在買了車都沒地方停。據了解,牛房小區303棟共有84戶居民,私家車約15輛,小區內的空地足夠停放這些車。記者走訪中發現附近的幾個小區都沒有這種現象,車輛完全可以自由停放。既然停車空間足夠,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搶佔車位的情況呢?
記者采訪到了303棟一位在小區內有“自家”車位的女士。這位女士說,小區院裡總是有很多別的小區的車停進來,有時還有出租車,回來晚點就沒有車位了,她也是效仿別的車主的做法,安了個地鎖。對於有居民反映他們的做法會導致別人家的車沒地方停的情況,這位女士表示,如果是新的車主,可以把他們這些有車的找出來,大家一起商量,給新車主安排個位置,也讓他安個地鎖。
楊先生住在303棟3單元,平時是中午上班半夜下班,他剛剛購置了一輛新車,記者采訪時他正准備去上班。楊先生介紹,自己在院內並沒有“車位”,他下班回家要是不能找個空把車“塞”進去,就只能把愛車停在院外的馬路邊上。“買車都沒倆月,刮了好幾個道子,我真希望我的車能有個好地方停。”關於小區院內這些停車樁和地鎖,楊先生表示,老車主的做法自己很無奈,對於不去搶佔公共用地的車主是不公平的。居民趙先生說,晚上出行,這些停車樁根本看不清,很容易將人絆倒,危險性很高。
編後語
車主私佔公共車位不單是霸道的行徑,還是道德缺失的表現。阻止“車位霸”的私佔行為,處罰不是關鍵,還要從各個方面做文章。
目前,許多物業公司為了收取物業費而對業主的一些出格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願意承擔起真正的服務疏導職能,長期下去,自然使得業主的自我意識膨脹而不再遵守公共道德與秩序。所以說小區停車難現象與物業工作的不到位也有一定關系。其次,增加車位供給也是有效解決此類事件的辦法。另外,提昇居民素質,讓“車位霸”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有違公共道德,也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此類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