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地鐵1號線軌道鋪設全線貫通 年底車輛可進入軌道
2012-11-07 08:51:01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徐光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7日訊 6日,在地鐵1號線軌道工程鐵路局至博物館區間內,隨著最後一節25米長的軌排被順利鋪裝在地下隧道線路上,哈市首條地鐵軌道鋪設實現全線貫通。這標志著哈市地鐵工程已由鋪軌施工等土建項目開始進入車輛設備調試階段。今後,哈市地鐵施工將進入設備安裝和車站裝修階段,預計年底地鐵車輛可進入軌道。

  哈爾濱首條地鐵軌道鋪設全線貫通,比年初制定的節點目標提前23天。記者 李毅 攝

  據了解,哈市地鐵1號線線路大致呈南北偏東走向,自南崗區哈南站至道外區哈東站,共有18個車站,17個區間,全長17.466公裡。自去年6月首條軌道開始鋪設以來,哈市地鐵施工先後克服了國內首次高等減震技術工藝復雜、單洞雙線7381隧道限界狹小難於施工、高寒地區鋼軌焊接和混凝土質量進度難於控制等施工難題,總計投資近3億元,往返雙向鋪軌54.115公裡,比計劃節點目標提前23天。

  在地面有古建築、醫院、學校等重點減震區域,地鐵1號線廣泛采用了鋼彈簧浮置板道床、隔離式減震墊等技術,其中高級別的鋼彈簧浮置板道床區段為3.4公裡,全線累計實施減震工藝區段比例佔1/3。同時,為減少地鐵在行車過程中的噪聲,保障乘客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乘車,軌道鋪設中采用無縫線路焊接技術,全線累計完成2600個焊接頭。


  克服地鐵鋪軌施工專業交叉多、減震形式多等施工難題,600餘施工人員晝夜奮戰一年半,完成冰城史上首次地下“穿越”———一條地龍穿冰城

  昨天11時,博物館區域依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而在其下十餘米深的隧道裡,一節25米長的軌排被順利鋪裝在地下隧道線路上——哈市首條地鐵軌道鋪設由此實現全線貫通。

  2011年6月11日,哈爾濱地鐵1號線首條軌道開始由清濱公園向哈醫大二院方向鋪設。隨後,工程陸續克服了專業交叉多、減震形式多、軌道幾何尺寸要求精度高、有效工期短以及冬季施工低溫影響等難點,鋪設軌道正線35公裡,完成國內首條高寒地區地鐵線建設。

  特殊溫差考驗鋪軌測量

  相對地面上的寒風凜冽,從哈鐵路局站點入口處下潛進入地鐵隧道,地上地下的溫差讓人明顯感覺到地下的溫暖和潮濕。新鋪好的地鐵軌道,看上去同火車軌道差不多,區別之處在於,地鐵軌道之間沒有鐵路軌道中間的枕木。

  施工用軌道車以每小時10公裡速度載著一行人向隧道深處行駛。平時,鋪軌所用的混凝土、組裝的軌排、施工材料等,全部通過軌道車運往隧道深處。

  由於哈市地上地下基礎溫差較大,相比南方城市,哈市地鐵隧道內潮氣很重,常常會影響到鋪軌前的測量工作。中鐵一局鋪軌基地項目經理李偉說:“潮濕空氣在地下很容易形成霧氣,有時隧道內20米開外什麼都看不到。”

  對於揮不去的水霧,施工人員沒有更好的辦法,只有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辦法——在隧道內架設排風機驅霧。但排風機的轟鳴聲往往又與施工機械的雜音混雜在一起,使施工人員的工作環境完全被鋪天蓋地的噪聲所覆蓋。

  有限空間每天“前進”75米

  地鐵軌道由每節25米長的軌排組成。鋪軌時,軌排通過軌道車運至地鐵隧道內,由鋪軌工人操作龍門架,把軌排安裝好後進行混凝土澆築,使地鐵軌排牢牢地固定在地鐵隧道內。

  地鐵1號線線路大致呈南北偏東走向,自南崗區哈南站至道外區哈東站,全長17.466公裡,總計需鋪設往返雙向軌道54.115公裡。在空間有限的隧道裡,施工過程包括清理隧道地面、組裝軌臺(龍門吊及軌道)、架軌、澆築混凝土等十餘個工序。每天625名施工人員分三班倒,正常情況下每天只能鋪設3節軌道,向前推進75米。

  哈市地鐵1號線采用“軌排架軌法”鋪軌,鐵軌、軌枕、扣件等各部件在鋪軌基地組裝成軌排,然後再開始鐵軌吊裝、調試軌道方向、澆築混凝土、焊接、拆除鐵軌支架等步驟,每一道工序都必須做到百分之百精確,這樣纔能防止溫差等客觀因素導致偏差。

  在工程最緊張的時候,施工人員每天從早6點工作到晚8點,只有中午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休假更是不可能。在地下待的時間長了,幾乎所有施工人員一回到地面,見到光明,就覺得特別開心。

  “過兩天可以回家一趟了,或許還能趕上搬家。”李偉昨天在潮濕陰暗的施工現場松了一口氣,來自大西北的他負責哈市地鐵軌道鋪設現場指揮,已經夜以繼日地堅守了一年多。

  無縫焊接造就“一根鋼軌”

  和一些城市地鐵線都會穿越一些郊區段不同,哈市地鐵1號線幾乎全線都在貫穿城區繁華的路段,這使得減震措施尤為重要。

  經過測算和環評,哈市鋪軌施工中分為普通道床施工和減震道床施工兩種方式展開。為減少地鐵運行對周邊及地上古建築、學校、醫院等區域的影響,軌道在鋪設時則根據隧道與周邊建築物的距離、土層的厚度以及直線距離等采取減震施工。

  據了解,哈爾濱地鐵1號線廣泛采用了鋼彈簧浮置板道床、隔離式減震墊等技術,實施減震區段佔地鐵全線長度約三分之一,其中重點區段的高級別鋼彈簧浮置板道床減震區段長達3.4公裡,最大限度減少了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

  地鐵1號線軌排每節長度約25米左右,鋪裝成地鐵軌道後,接縫會對地鐵車輛運行產生大量的噪聲。為此,施工單位使用德國進口的移動式閃光接觸焊接機組,使無縫接軌的長度達到了2公裡左右,將使地鐵車輛在運行過程中更加平穩、安靜。據施工人員介紹,地鐵鋪軌工作結束後,還要對整條地鐵軌道進行無縫焊接,加上現在的避震技術,地鐵車輛就像行走在一條鋼軌上一樣,市民在乘坐地鐵時將平穩、無噪聲。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