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全線貫通後,一輛工程車在作業。
生活報11月7日訊 6日11時,哈爾濱地鐵1號線博物館站至鐵路局站區間隧道內,地鐵正線軌道上的鋪軌龍門吊緩緩下降,將最後25米長軌排鋪設在了線路上。至此,哈爾濱地鐵1號線正線軌道實現全線貫通。
最後一段軌排開始鋪設

對接成功
擰緊最後一顆螺絲

地鐵隧道
據了解,哈爾濱地鐵1號線大致呈南北偏東走向,自南崗區哈南站至道外區哈東站,共有18個車站,17個區間,全長17.466公裡。
據承擔全線鋪軌任務的中鐵一局哈爾濱地鐵項目部總經理李偉介紹,2010年6月11日,哈爾濱地鐵1號線首條軌道開始由清濱公園站向哈醫大二院方向鋪設。軌道鋪設的施工人員先後克服了單洞雙線7381隧道限界狹小難於施工、高寒地區鋼軌焊接等施工難題,實現了全線軌道順利貫通,比節點目標提前23天。
據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總指揮長李立新介紹,哈爾濱地鐵1號線正線軌道的全線貫通,標志著哈爾濱地鐵建設工程已經由鋪軌施工向車輛設備調試方面的重大工序轉換。下一步,哈爾濱地鐵將實現電通。
目前,整個地鐵工程正在根據施工進度的不同,緊張有序地開展設備安裝及站臺裝修等工作。18座地鐵站中唯一的一座暗挖車站——教化廣場站,已經開始設備安裝。最後一個開始動工的博物館站主體結構已經完成,力爭年底前開始試通車。
三成軌道安裝最先進減震設備
軌道睡“席夢思”
乘客乘車很舒適
每節地鐵列車6節車廂重達200餘噸,運行過程中必然會產震動和噪音,哈爾濱地鐵的建設者采用了多種先進的地鐵減震道床,讓列車震動最小,乘客乘坐時更舒適,對地上的建築物的影響更小。
據哈爾濱地鐵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為了減少地鐵運行對周邊的影響,在軌道鋪設上,根據隧道與周邊建築物的距離、土層的厚度,以及直線距離,經過精密的測算和環評,分為普通道床和減震道床。
根據不同區間的情況,哈爾濱地鐵在減震技術上,采用了國內最為先進的鋼彈簧浮置板道床技術。同時,還有橡膠隔離式減震墊道床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鐵車輛運行對周邊的影響,比如學校、居民樓、辦公樓等。減震道床的使用達到了12個區段,鋪設長度佔到了正線鋪軌總長度的近三成。這些減震技術被應用在地鐵沿線的古建築、教堂、居民住宅樓、醫院、學校等不同區間路段。
記者在博物館站軌道鋪設現場看到,與普通軌道鋪設不同的是,橡膠隔離式減震墊道床在鋪設鐵軌之前,先在鐵軌的下方鋪設一層厚度達2厘米的橡膠減震墊。技術人員介紹,橡膠減震墊技術相當於讓軌道“睡在了席夢思”上,使列車運行時震動變得更小。
采用無縫焊接技術 一根軌道平均長一公裡
列車運行更平穩噪音更小
哈爾濱地鐵35公裡地鐵軌道是怎樣鋪成的,有何獨特地方,記者現場進行了探訪。
6日,記者進入距離地面27米的地鐵隧道看到,鋪好的地鐵軌道跟地面普通火車軌道相差不多,區別是地鐵軌道之間沒有鐵路軌道中間的枕木。
中鐵一局哈爾濱地鐵項目部經理李偉介紹,地鐵1號線采用“軌排架軌法”鋪軌,鐵軌、軌枕、扣件等各部件在鋪軌基地組裝成25米長的軌排,然後通過軌道車運至地鐵隧道內,進行吊裝、調試、澆築混凝土、焊接,每一道工序都力求做到百分之百精確。
為了使每根25米長的短軌,變成一根沒有接縫的長軌,施工采用了先進的德國進口移動式閃光接觸焊接機組,實施了無縫焊接,焊接後軌道最長達到了近2公裡,這樣一來,使得地鐵車輛在運行過程中能夠更加平穩、舒適。同時,也直接降低了地鐵車輛運行中的噪音。
李偉說,哈爾濱地鐵1號線正線全長17.466公裡,正線鋪軌長度達到了35公裡左右。而無縫焊接鐵軌長度達到了平均每根1公裡的長度。也就是說,基本上就是一根軌道1公裡,差不多也就是一站地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