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7日訊 “讓家長放心,讓學生自豪,讓企業滿意”,在就業率持續走高與生源漸少的夾縫中,我省多家技工院校在今年的招生中都打出了這樣的口號。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提供的數據顯示,我省現有技工院校133所,目前有在校生14萬人,一次性就業率持續走高,部分學校的培訓訂單已簽到2014年。到2015年,我省高技能人纔缺口近30萬人,中級工缺口50萬人。
高技能人纔的強烈需求和供給的不足,都為以培養中高級技能人纔為主的技工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可持續發展空間。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一面是企業追著搶要技校畢業生,另一面卻是技工院校出現招生難的隱懮。面對困境,我省技工院校多元化發展,尋求突破以應對挑戰。
搶手
技能人纔匱乏就業率持續走高
在入讀技工學校之前,韓龍曾在社會上闖蕩過一陣子。
“那時剛初中畢業,學習成績不理想,就想著自謀出路。”但在學習了一段廚師後,整日與油煙為伴的他發現,這並非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2005年,韓龍選擇就讀了哈爾濱技師學院數控專業。“這個決定還是很明智的,2007年我還沒畢業,就已經有好幾家企業要和我簽約。”說起當初的決定,韓龍至今還很興奮。如今,韓龍已經成為哈爾濱量具刃具集團有限公司一名優秀的工段長,月薪3000元以上。
與韓龍一樣,我省大多數技工院校畢業生基本實現了畢業即就業,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8.3%以上。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目前,全省81.3%的技校畢業生在省內企業實現就業,18.7%的畢業生在北京、上海、江蘇、山東、廣東等20多個省市的200餘家企業實現穩定就業。
在就業難的形勢下,為何技工院校就業率如此之高?對此,黑龍江機械制造高級技工學校副校長晏少偉給出了答案。他告訴記者,與普通高職或大專院校不同,技工學校的定位更加明確,那就是以需求為導向,以就業為目的,為企業培養一線技術工人和操作型人纔。
隱懮
生源漸少招生面臨“二次探底”
一面是學員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火熱局面,另一面是技工院校陷入招生困難的尷尬境地,當前,我省技工院校發展仍面臨很大的挑戰。
“2010年以後,學校招生難度逐年加大,並呈現出生源數量逐年減少、生源質量不斷下降的態勢。”哈爾濱技師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張新光坦言,近幾年,技工學校的招生情況並不樂觀。
張新光告訴記者,為了招生,學校沒少下工夫。近幾年,學校由被動地坐等生源轉變為主動出擊尋找生源。由於主要面向省內招生,學校在各地市都聘請了專業的招生人員,這些人對當地生源情況較為熟悉,便於學校的宣傳和推介。此外,學校還派出數十名教師奔赴各地市、深入各村屯進行招生宣講。
雖然校方使盡渾身解數,但收效甚微。“去年學校招生3000人,今年招生僅有2500人,明年的招生難度可能更大。”張新光不無擔懮地說。
記者了解到,技工院校生源漸少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一方面由於初高中畢業生逐年減少,加之大學擴招,高職錄取分數線不斷下降,生源流失嚴重。此外,在一些學生和家長的觀念中,認為從技工學校畢業後從事的都是比較苦和累的工作,導致很多初、高中畢業生不願到工廠工作,致使省內眾多技工院校招生數量面臨“二次探底”的危險。
突破
多元化發展技工院校期待“春天”
如何破解社會需求大,生源日漸減少的矛盾?對此,我省技工院校紛紛尋求多元化發展,以應對挑戰。
近年來,以佳木斯技師學院為代表的眾多技工院校,更加注重市場性,直接培養一線技能工人。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有效探索出了“工廠進校園、專業辦公司”的技工教育新模式。“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使其培養的技能人纔“定位准、上手快”;以牡丹江技師學院為代表的眾多技工院校,已發展成為企業職工培訓、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農民工培訓等各類人員培訓的主陣地。
記者從省人社廳技工教育處了解到,今後,我省將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教研工作,努力提昇辦學水平,全力推動技工學校晉檔昇級,力爭使我省6所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晉昇為高級技工學校。並將重點做好“技工院校涉農專業發展模式研究”、“技工院校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研究”等方面的課題研究,探尋技工院校多元化發展的更多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