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0日訊(張旭光 陳杞 記者楊林川) 8日下午,十八大代表、黑龍江省森工黨委書記高金芳在小組討論上做了關於《國有重點林區要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發言。

十八大代表、黑龍江省森工總局黨委書記高金芳。
她在發言中說,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上午,聆聽了胡總書記的報告,深受教育,倍受鼓舞,充滿信心,催人奮進。報告集中全黨智慧、凝聚各方共識、反映人民心聲,高屋建瓴、總攬全局、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思想深刻,體現了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統一、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統一、總結過去與規劃未來的統一、立足國情與面向世界的統一,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和指導性。報告開宗明義鄭重闡明了十八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主題,科學總結了黨的十七大以來5年工作以及黨的十六大以來10年的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著眼2020年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就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以及國防、外交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思想光輝的綱領性文獻,是我們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是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行動指南。
她說,黨的十八大報告,全面體現出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強大思想武器。報告在理論創新上,有許多新突破。一方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出全面的闡述,極大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一個全新的階段。另一方面,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推進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形成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並列,構成“五位一體”的現代化建設格局,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義。
在發言中,高金芳就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說,黨中央、國務院確立了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明確了新時期林業的“四個地位”和“四大使命”,為林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黑龍江省是林業大省,優勢在生態,潛力在生態。省委省政府全面實施“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大力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和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全面開展“三年綠化龍江大地”會戰,全力推進由林業大省向林業強省轉變,在黑土地上創造了綠色奇跡。
近年來,龍江森工作為全國最大的國有重點林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林業局的正確領導下,緊緊抓住國家實施“天保工程”和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規劃的契機,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使龍江森工發生了根本變化:第一,實現了從“砍樹人”到“種樹人”和“護林人”的轉變。第二,實現了從“獨木支橕”到“多業並舉”的轉變。第三,實現了從“采伐生產點”到“生態小城鎮”的轉變。
她說,總的來看,實施“天保工程”10年來,森工林區產生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工程同期投入的15倍,為我省建設“國家大糧倉”提供了生態保障,有力維護了全國乃至東北亞地區的生態安全,同時也為我國提前兩年完成胡錦濤總書記向世界承諾的“兩增”目標,做出了應有貢獻。黨的十八大為我們描繪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我省十一次黨代會也提出建設“大美龍江”的奮斗目標。龍江森工有條件、有決心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鋒。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繼續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旋律,加快森林資源的培育,加快轉型發展,把龍江森工林區建設成為生態良好、產業發達、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社會主義新林區。要打造國家重要的森林生態屏障,要打造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要打造我省新的經濟增長極,要打造和諧富庶新林區。
在發言中,高金芳表態說,回去後,要在龍江森工系統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熱潮,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上來,切實肩負起歷史責任,履行好神聖使命,堅定不移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毫不動搖地加快森工發展,為實現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目標,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