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促銷』成交纔知沒貨 『雙十一』後一成投訴來自網購
2012-11-14 08:23:2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劉旭 王辛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4日訊 日前,醞釀了一個月的“雙十一”電商戰落下帷幕,京東、當當、淘寶等多家電商參與了此次“會戰”。哈爾濱在成交榜上排名第34位,支付寶成交金額近1.3億元。狂歡過後,許多熬夜搶商品的消費者發現,在這次以折扣為“賣點”的集中搶購中,仍然存在著“拍下商品立即沒貨”、“折後竟比折前貴”等貓膩,消費者感慨“促銷實惠背後還有陷阱!”

  網購如網魚,瞄准大魚的同時也要提防風險。李冰/繪

  陷阱1 打折後,貴了一元錢

  這次“雙十一”促銷中,許多消費者發現自己想買的商品非但沒有降價,反而存在悄悄漲價的情況。

  “前幾天促銷就是750元,現在按原價打折,還是750元。”王女士為了買到一款半價的坐墊熬夜等在電腦前,本來想趁半價淘到寶,哪知道0點過後發現坐墊還是和前幾天一個價,前兩天還有贈品,現在連贈品都沒有了。

  無獨有偶,李先生也遭遇類似情況。“雙十一”之前,他在“天貓”看中一款睡衣,當時的價格是109元,等到“雙十一”一看,原價改成了220元,現在賣110。“這不是比前兩天還貴嗎?”如此促銷讓他大呼上當。

  陷阱2 下單即缺貨,搶到也沒用

  除了發現想買的商品沒便宜外,讓消費者更郁悶的是買到了便宜商品卻被告知沒貨。趙先生熬到11日0時,買到了十幾件看好的商品,並成功付款。沒想到第二天中午有6個訂單被關閉,說是貨已售完,讓他白高興一場。

  “現在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有些賣家根本就不讓你買到,前一秒你看見還有貨,下一秒就全下架了。”有5年淘寶經歷的白女士碰見這種情況也要抓狂,她看好了6個商品,有2個好不容易進入了購買頁面,卻顯示該貨品已經下架了,而這時,時鍾纔指向11日0時2分。

  消協:一成投訴來自網購

  市消協一組數據顯示,“雙十一”過後,12315投訴平臺共接到有效投訴200餘條,其中20餘條是關於網購的糾紛,主要集中在商品質量和快遞運輸兩方面。據了解,還有一部分網購促銷陷阱的投訴因消費者沒有達成交易,導致消協無法受理。這意味著,遭遇網購陷阱的人數可能要比實際投訴的還多。

  市工商局消保處處長王緒坤表示,本地工商部門無法監管到外地的商家,一旦消費者網購的商品出現問題,維權的難度會比較大。王緒坤告誡消費者,在網購時應注意留好憑證,盡量選擇信譽較好的正規網店,遇到促銷活動時,不要盲目購買,應貨比三家,並提前關注商品價格,以免上當受騙。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