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6日訊 很多青年人把11月11日戲稱為“光棍兒節”。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光棍兒節”卻變成了“網購節”。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全國網購的“網民”蓄勢待發,在這個時候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且便宜又好,也使得全國各地的快遞業務量“暴增”的同時,郵件到貨的快慢,市民亂花錢也成了問題。
網購促銷包裹遲遲不到
市民李先生在“雙11”促銷時就拍了自己喜歡的物品,結果他10日從四川瀘州拍的物品到現在還沒到,“東西是買了,可是物品始終沒到,心裡有些著急。我10號在圓通速遞發的貨,都已經4天了,我上網查看郵件的位置時顯示物品剛到成都還沒出四川,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纔能到。”李先生無奈地說。
“我11日從廈門拍的羽絨服,現在就等著穿呢,可是到現在羽絨服還沒發出來,我查看物流時發現羽絨服還在廈門。今天都已經13日了,也不知我的羽絨服什麼時候穿上,真是急死人了。要是知道這樣的情況還不如在商店買一件好了。”市民王女士說。
衝動購物花了5000多元
市民鍾女士在“雙11”時是忙得不可開交,“1折”、“秒殺”讓鍾女士從早上到晚上一直坐在電腦前,“搶購”自己喜歡的東西,洗發水、羽絨服、電飯鍋、電冰箱等一些物品。好不容易“搶購”後發現,自己花了5000多元,買了一堆不需要的東西,正為自己的一時衝動而苦惱。“12日中午,我就在我的QQ上發表了誰要電冰箱的帖子,引來不少好友的詢問。11日中午的時候我看到有一家賣電冰箱的,原價2000多元,3折後纔600多元,一激動就買了,沒想卻成了個‘負擔’。家裡的電冰箱好好的,根本就不需要換,買後根本用不上,簡直是浪費錢,我都沒敢和老公說。也不知是怎麼購買的,真是鬼迷心竅了!”鍾女士說。
像鍾女士這樣衝動購物的還不是少數。“11日我一天都在電腦前看促銷商品,看什麼都便宜,什麼都想買。沒控制好,花了1000多元,一個月的工資都花了。過後再看買的東西,除了兩件小衫還可以,其他的東西都是可用可不用的小東西,真是有些後悔。”李女士無奈地說。李女士提醒愛網購的朋友,千萬不要像她一樣衝動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