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黑河11月22日訊 孫吳縣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從科技組裝、經濟轉型、場縣共建、產銷對接等方面入手,全力加強農業示范基地建設,引領現代農業發展。今年,孫吳縣農業增加值、糧食總產雙創新高,據統計部門預測,預計到年底,將分別實現2.8億元、30萬噸以上,同比分別增長28%和19%。
今年,孫吳縣投入資金1.66億元,推進了北方寒地現代農業、玉米、高油大豆、芸豆、馬鈴薯種薯、水飛薊及白瓜子等示范基地建設。立足於黑嘉公路沿線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自然資源優勢,建設高標准北方寒地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全力打造現代特色農業先導區。已建成北方寒地現代農業示范基地2萬畝,其中德美亞1號玉米示范區6300畝、早熟優質稻示范區1500畝、農業科技示范園區1200畝、苜蓿草種植示范區1000畝、綠色大豆示范區1萬畝,帶動全縣建成各類現代農業示范園區29個、近3萬畝,特色農業示范帶7條、62萬畝。其中,建成沿江、腰屯、孫吳鎮和西興4個超萬畝以上的德美亞玉米、利合16號玉米示范基地,芸豆、馬鈴薯、水飛薊和白瓜子示范帶面積達到21.3萬畝。
預計到年末,示范基地帶動全縣糧食增產2.7萬噸,農民人均收入增長15%。農業示范基地加快了種植結構調整,加強了土地規模經營,培育了特色農業產業,推進了農業標准化生產,推動了現代農業發展。結合全省玉米、水稻北移戰略,孫吳縣確定了“增玉米、增特色、穩小麥、壓大豆”的種植結構調整思路,著力構建特色突出、規模適度、效益良好的種植結構,種植結構實現“兩降三增”的態勢。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對農機合作社、種植大戶及秋整地進行獎勵,並為土地流轉戶提供勞動力轉移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土地產出效益。超過2000畝以上的規模經營地塊隨處可見,沿江鄉和臥牛河鄉土地規模經營面積超過10萬畝,紅旗鄉土地流轉面積達到30%以上。
全縣耕地流轉45萬畝、四統兩分式規模經營82萬畝、農業訂單生產63萬畝,同比分別增長15%以上。僅樺林現代農機合作社土地經營面積就超過了14萬畝。全縣培育出玉米、水稻、芸豆、馬鈴薯、白瓜子、水飛薊、雨露麻半成品和亞麻籽年公頃純收入超萬元的特色農業產業。農業示范基地還加快推廣農業標准化生產,提高農業科技含量。種子、施肥、科技、整地、基地建設及農機標准化作業開始普及,場縣聯合推廣玉米精量密植卡播、水飛薊和白瓜子模式化栽培、種子等離子體處理等新技術大量應用於農業生產,建成場縣農業核心示范區3萬畝,耕地模式化栽培面積達到130萬畝以上。正陽山鄉馬鈴薯種薯繁育、群山鄉水飛薊、辰清雨露麻種植技術,已處於全市領先水平;沙棘地套種北藥技術、藍莓苗微扦插繁育技術、黑龍江淡水養魚越冬技術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