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親友同事講述『樓道凶徒』:親情淡漠 敬業剛剛被提拔
2012-11-23 07:37:40 來源:生活報  作者:黃迎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1月23日訊 被親大爺收養的養子、12歲男孩的父親、年輕漂亮女人的丈夫、工作敬業的領導,貼上這一系列標簽的人正是在哈市接連犯下兩起樓道侵害女性案件的楊某,也是一個從7月12日起就被警方追捕的人。

  11月8日晚,他再次在香坊區殺害一名女性後,第二天竟若無其事地正常上班,如常安排工作。見全城貼滿告示找他時,他纔悄無聲息地潛逃,方向是山東,那裡是他親生父母生活的地方。

  22日晚,警方將楊某押解回哈,雖然記者目前還無從得知他如此心狠手辣的原因,但通過他長輩、鄰居、“發小”、同事的描述,大致還原了一個真實的他。

  家屬區老人眼中他很內向:“以前就聽他媽說他挺生性,不認親”

  香坊區某工廠家屬樓,住的都是廠裡的職工和家屬。多年工作生活在一起,誰家有個大事小情,自然都能知道。22日,記者來到楊某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小區,門口處赫然張貼著警方追捕嫌疑人的告示。院裡的居民似乎都知道了警方要找的人,就是他們曾經的鄰居老劉太太的兒子,紛紛搖頭說:“這孩子看著老實巴交的,沒想到竟乾出這麼嚇人的事兒來。”

  因正值中午,小區內穿著廠服的人進進出出,記者上前攔住一位和楊某年齡相仿的男職工,一問,果然與楊某相熟,打小就在一個院裡玩,“他小時候就內向,不愛說話,身材瘦小,看著總怯怯的,膽小,沒想到竟乾出這麼大的事兒來,我們都不敢相信。”男職工臨走又補充說:“可能是因為自己是養子的緣故,覺得大家笑話他吧。”

  在院裡,記者還遇到了已經退休的該廠書記和廠長,他們說認識楊某的母親,當時乾活挺認真的,“他媽媽帶他去過廠裡,感覺那孩子不愛說話,打招呼也不瞅人,挺內向的。”

  在樓下,記者遇到了一位60多歲的阿姨,她是楊家的老鄰居,“真沒想到是這孩子乾的,以前就聽他媽說這孩子挺生性,不認親。”老人揮揮手說,她與楊某的母親以前是一個車間的,沒事總嘮嗑,“他媽對他傷透了心,但那是家務事,咱也難斷清啊。”據她介紹,楊某是養子,楊某的父親和母親都非常喜歡小孩,便從兩家的親屬中各領養了一個孩子撫養。楊某是父親弟弟家的孩子,楊某的妹妹是母親那邊親屬的孩子,當時一家四口很讓人羡慕。“可都一個廠子的,哪能瞞得啊,大人說話時沒注意,孩子們就知道了,小孩之間鬧著玩,這事就說開了。這孩子本來就內向,明白事兒後就更受不了了,越發不愛說話。”

  說著,經過的老職工們也都停下腳步,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各自要的孩子難免有偏向,兒子覺得父親對他好,母親偏向,漸漸地矛盾就加深了,直到父親去世,最後爆發了。”鄰居們說,楊某父親去世後,楊某覺得房產應該歸自己,矛盾一觸即發,就這樣娘倆因爭房產多次上法庭,關系進一步惡化。鄰居們說,楊某家離養母家只有500米的距離,可很少看到楊某來看老人,後來老太太乾脆賣了房產,回了老家。

  鄰居們眼中他很神秘:“沒人知道他離婚,但感覺兩口子很生分”

  走進楊某家的樓道,記者和他家樓上樓下的幾個鄰居聊了起來。鄰居們說,他家三口人,兒子12歲,“他家男的有正式工作,好像剛當上領導;女的比他小好幾歲,沒正式職業,長得挺漂亮,瘦高個兒,但總晚上上班。”“有時候能聽見兩口子吵架,挺激烈的,孩子嚇得哇哇直哭。平時見面,男的有時點點頭,女的幾乎就當看不見。”鄰居說。

  “有幾次我5點多起來倒垃圾,看到他媳婦剛回來,以為她上早市了,一看又不像,臉上化的妝挺厚的。”鄰居們說,即使周六、周日也很少看見他們一家三口一起出門。大夏天的,別人都到院裡乘涼,他家卻總是孩子下來玩。天黑了,大人在窗口探出頭喊孩子回去,偶爾能看到兩口子說話,也顯得很生分,有些貌合神離。

  幾位居民告訴記者,樓道殺人案發生後,警察多次到樓裡了解情況,楊家總沒人,根本敲不開門,後來聽說他們兩口子已經離婚了,“我們沒人知道他們離婚,但離婚後還住在一起。”

  得知楊某就是樓道連續殺害女性的嫌疑人後,鄰居們震驚之餘不免後怕。一位中年男子告訴記者,案發後單位通報了,妻子回來晚都得下樓接,“抓到了大家都挺高興,但竟是我們的鄰居,難以想象。”

  “發小”眼中他不愛交友:“性格內向,話少,偶爾打打牌”

  得知從小和自己一起長大的“發小”竟是最近多起殺人案的嫌疑人,王某直呼難以置信,還跟幾個朋友反復求證。“我11月10日還見過他,現在回想起來,那就是最後一起案發的第二天。”小王瞪圓雙眼說:“那天我去他們單位辦事,他當時還打電話布置工作呢,我取笑他昇了官後工作更努力了,沒看出異常啊。”

  “離婚了?不能啊,我們都不知道,他挺愛他媳婦的。”小王說,從小到大,楊某都毫不避諱地跟伙伴們說,和他在一起的父母不是他的親生父母,父親是他大爺,他的親生父母在山東,以後自己可能去找他們。“他從小性格內向,話少,很少喝酒,偶爾打打麻將和撲克,還得是熟人纔玩,牌桌上的話比平時多一點。”小王說,雖然是“發小”,但是他們交往也不太多。因為楊某不愛交朋友,所以也沒聽說誰跟他關系特好。

  提到11月10日與楊某見面,小王說如今想起來仿佛就在眼前。

  同事眼中他很敬業:“8月份剛昇官,是單位優秀工作者”

  22日14時許,記者來到楊某的工作單位。據他的同事們說,楊某工作上很敬業,是單位的優秀工作者,今年8月剛剛昇職。被提拔時,他已經犯了第一起命案。

  11月15日,楊某沒來上班,也沒請假,領導給他打電話,電話關機。民警來調查,同事們這纔有所懷疑,拿著《懸賞公告》對照,覺得特征和楊某很像,但都不相信傳說中的“樓道殺人犯”是楊某,“我們都不敢相信,興許不是他呢。”

  有妻有子、晉昇提職,看似順風順水的背後,楊某有著決裂的親情和支離破碎的婚姻。他故意隱瞞離婚的事實,足可見他不願讓別人觸碰這段隱私。截至22日19時,記者得知,嫌疑人楊某已被押解回哈,警方正在對嫌疑人進一步審訊。他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對無辜女性下狠手?真相將隨之解開。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