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3日訊 (鍾攀 記者 高長利) 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以來,綏芬河市隨即召開『准備之冬』動員大會,陸續部署『准備之冬』170個重點招商項目,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實際行動,踐行十八大精神。
綏芬河市『准備之冬』將以『對俄口岸服務對俄企業』為主題,以對接全國對俄百強企業為主攻方向,按照『5851』戰略要求,圍繞貿易、旅游、加工業等主導產業項目的招引、生成、落地。要抓快抓成關乎全局長遠發展的三五個戰略謀劃、要抓快抓完關乎口岸競爭力的三五個項目、抓快抓活關乎綏芬河產業發展的三五個投資平臺、抓快抓強關乎全市經濟活力的三年五個產業體系、抓快抓實關乎全市文教衛生體育發展的三五個重點項目。
綏芬河市委書記趙連鈞表示,將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迅速傳達會議精神,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標、任務和要求,緊緊抓住『省直管』契機,加快建設全省對外開放和對俄經貿合作橋頭堡、示范區,堅持不懈地推進產業轉型與昇級、社會文明與進步。
圍繞『5851』戰略和四個『三年決戰』的目標,綏芬河市全力打造東北亞國際商旅名城,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進綏芬河市沿邊開發開放的進程,努力實現綏芬河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社會民生的持續改善。
圍繞發展目標,依托口岸優勢,綏芬河市謀劃商貿會展物流類、城建民生類、新興產業類、服務業類等重大項目156個。圍繞地緣優勢和園區特色謀劃項目,將項目建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加強園區建設,增強發展後勁,推動口岸城市的持續健康發展。綏芬河市全力加強綜合保稅區、邊境經濟合作區、綏芬河互市貿易區和境外園區建設,努力將綏芬河市打造成為『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的戰略平臺和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戰略基地。
進一步提昇綏芬河的城市形象,做好城市建設工作。加快綏芬河國家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申報工作,爭取年內獲得國家批准。做好『綏芬河市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城市』和『全國第三批發展改革試點城市』的建設工作。
打造完善的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公路、鐵路、民航』立體化的交通網絡。『鐵公機』工程將在『十二五』時期相繼竣工,綏芬河口岸將成為國家沿邊開發開放中最具輻射力和帶動力的口岸之一。牡綏鐵路擴能改造,2013年即將投入使用。公路口岸改造工程,新建3萬平方米旅檢通關大樓、高標准離岸服務區、貨物報關報檢大樓以及貨物倉儲區等附屬設施。牡綏段高速公路全線通車,綏芬河口岸對內開放的『一小時經濟圈』已經形成。
開展對俄經貿科技合作交流,提昇境外園區整體實力。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鼓勵企業在境外建立能源、原材料初加工基地並與境內形成良性互動;鼓勵和幫扶企業擴大鐵礦砂、煤炭、鋸材和其它資源性大宗商品的進口;鼓勵企業增加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等高附加值商品出口。
加快『省直管』改革,創新體制機制。以『提高行政效能、統籌城鄉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提昇沿邊開放水平』為目標,在擴權強鎮、黨務政務公開、創新完善社會管理、金融創新發展、財稅體制和財源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創新,創造『省直管』改革的『綏芬河模式』。
拉開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間,打造全國聞名、世界知名的文明生態宜居城市。綏芬河市將沿牡綏高速公路城市核心發展帶和沿206省道優化拓展軸,形成東部老城、中部新城、西部產業城的大綏芬河中心城市空間架構。向西發展中俄產業城、機場、鐵路、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向東建設新公路口岸、中俄友誼觀光塔項目;向南擴展別墅、公園建設;向北發展朝陽河公園、天長山俄羅斯風情小鎮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