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男大學生每天洗手9小時 專家:屬強迫癥需接受心理治療
2012-11-24 10:31:46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1月24日訊 總是不停低頭看手機,刷微博;總怕門沒鎖好,煤氣沒關好;總擔心感染疾病,一天要洗N次手……強迫癥,這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很陌生的疾病在不知不覺侵入許多人的生活,青少年、白領、教師等年輕一族日益成為強迫癥高發人群。專家提醒,一旦出現強迫癥相關癥狀,且持續半年以上者,需及時去正規醫院接受心理治療。

  病例一:5歲男童皮鞋有灰堅決不出門

  5歲男孩小超(化名)有一個當教師的媽媽,從小媽媽就對小超要求嚴格,出門要乾淨整潔,吃飯不能掉飯粒,家裡的東西不能亂動等。而且,媽媽曾“警告”過小超:“如果不聽話,長大了娶不到媳婦。”沒想到,大人隨口說的一句玩笑話,小超卻當了真,凡事都按媽媽的要求去做,有時連媽媽都覺得這孩子有點認真過了頭。最近,小超媽媽發現,每次帶小超出門前,他都要把小皮鞋擦了又擦,只要上面有一點點灰塵,他都忍受不了,必須擦乾淨之後纔能出門。

  據哈醫大四院心理科主任張磊晶教授介紹,小超是他多年來接診的年紀最小的患者。兒童強迫癥與其生活環境、家庭背景以及教育方式等密不可分,父母對孩子過於苟求,如清潔衛生過分要求,生活過於刻板規矩等,都有可能是誘發因素。父母本身應盡量避免焦慮情緒,平時多注意與孩子溝通交流,多鼓勵少苛責,撫養上不要過於細致,多給他們一些自由生長的空間。

  病例二:男生每天洗手9小時雙手破皮

  小剛是哈市某重點高校的大二學生,上大學之前,父母就發現他有個“毛病”——愛洗手,而且每天洗手的時間加起來有一個多小時。誰知,上了大學後,小剛開始“變本加厲”起來,不論冬夏,每天有八九個小時都在洗手,他的雙手常常被洗至破皮。小剛痛苦地說:“我總覺得周圍的一切都不乾淨,潛藏著病菌,我摸到或者碰到就有可能得病。”

  張磊晶說,強迫癥是一組以強迫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癥,患者本身很痛苦,知道這樣的想法或行為是不對的,但往往試圖控制又未能成功。白領、教師、會計等年輕一族長期處在壓力大、競爭激烈、淘汰率高的環境下,內心脆弱、急躁、自制能力差或是具有偏執性人格、完美主義人格的人很容易產生強迫心理。

  病例三:七旬老太想不起人名就心慌

  最近幾年,72歲的張老太有了一個習慣,那就是,凡是遇到她見過的人,她一定要想起這個人的名字,否則的話,她就吃不下、睡不著,心裡憋得慌。有時,大半夜的,她突然想起這個人的名字了,就翻出手機把電話打過去核實一下,著實讓人吃不消。她被醫生診斷為患上了強迫性回憶。

  生活中幾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一些強迫行為,但並不是所有的強迫行為都符合強迫癥的診斷。張磊晶說,強迫癥的診斷有兩個標准,首先是有強迫懷疑、強迫檢查、強迫計數、強迫意向、強迫性回憶、窮思竭慮等強迫癥狀的出現;其次是癥狀持續半年以上,嚴重乾擾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此時纔需要接受心理治療。經過系統規范的治療,70%-80%的患者癥狀可以得到延緩和控制,40%的患者有徹底治愈的可能。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