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6日訊 佳木斯市根據省委省政府對俄經貿合作創新發展、轉型昇級的總體要求,繪就了一張對俄經貿新藍圖:到2015年,全市進出口1億美元以上的企業達到12家,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的加工企業達到10家。積極發展新的經營和加工主體。加快七彩毯業千萬條毛毯、龍江福漿紙有限公司50萬噸紙漿、100萬立方米鋸材、佳星玻璃1000噸低輻射鍍膜玻璃、常發佳聯5000臺農機、同江豐林達循環經濟產業園等外向型產業項目改造建設,提高對俄出口加工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現代化裝卸設備促進對俄經貿昇級。
壘實“橋頭堡”
打造“樞紐站”
地處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裡江匯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的佳木斯市,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猶太自治州隔江相望,國境線總長449公裡,是祖國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
水陸空交通四通八達,有4條鐵路乾線、3條國道穿越境內,1個飛機場,6個國家一類口岸,形成了立體式的對俄運輸網絡。
多年來,佳木斯發揮地域優勢,對俄經貿“橋頭堡”壘的越來越結實。人流、物流,在兩地間穿梭……
連續三年成功舉辦中俄(佳木斯)農機產品展銷洽談會,參會國家從最初的俄羅斯、日本、韓國發展到目前的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日本、韓國等7個國家及聯合國糧農組織、上海合作組織兩個國際組織,國際化水平逐年提高,規模不斷擴大。展會已成為佳木斯市對俄合作的務實平臺,成為全國對俄農機合作的三大平臺之一。
經過幾年來的探索和努力,佳木斯市對俄經貿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由單一貿易型向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轉變,由單純的傳統產品出口拓展到境外闢建園區轉變。佳木斯再也不搞“來料加工”了,要走出去,把第一車間建在俄羅斯。
佳木斯市農委副主任金濤告訴記者:“我市對俄境外農業開發經過幾年努力,面積已發展到110萬畝,過境農機具400多臺套,年產各類畜禽一萬多頭(只),2011年境外糧食產量24萬噸,收入7000多萬美元,年均向俄勞務輸出1500多人次,實現勞務收入6000多萬元。對俄農業開發合作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寬,合作層次進一步加深,對發展外向型農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佳木斯,重錘敲響農業“走出去”戰略:力爭到2015年,在俄農業開發面積超過130萬畝,糧食產量達到25萬噸。
出口抓加工 進口抓落地
按照“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的戰略要求,佳木斯市不斷優化貿易方式和進出口商品貿易結構,積極推進對俄進出口項目及加工園區建設。
投資1.3億元、即將試生產的同江市豐林達進出口貿易公司,從俄羅斯進口廢紙殼、廢舊塑料、廢鐵等物資,可形成年產塑料顆粒20萬噸、塑料管材5萬噸、塑料模板20萬立方米、塑料編織袋2億條的生產能力。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58億元,稅金2084萬元。
記者在《佳木斯市關於加快推進對俄經貿合作創新發展與轉型昇級的實施方案》中讀到了這樣的文字:從2013年起,每年由市財政安排1000萬元人民幣,專項用於支持“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重點支持進出口加工園區建設、省級外貿轉型昇級示范基地建設、境外園區建設、重點對俄投資合作大項目建設、境外商品展示營銷平臺建設等。
好措施,帶來了好效果。如今,圍繞對俄經貿合作創新發展與轉型昇級的一大批項目,正在佳木斯市和境外如火如荼地建設之中。黑龍江東部國際商貿城、天潤國際農機具博覽中心、佳天國際農副土特產品交易中心、廣源物流園區、浦東國際物流樞紐站、同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倉儲物流中心等市場、物流項目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盡快形成對俄遠東地區的市場輻射及商品集散能力,打造黑龍江東部對俄商貿物流中心。這些正在建設和實施的項目,為佳木斯市對俄經貿積攢了後勁。
政府搭平臺 企業走捷徑
羽翼豐滿的常發佳聯公司,在佳木斯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與俄阿穆爾州農機合作聯姻多年。一臺臺聯合收跨出國門,在俄羅斯廣袤的土地上馳騁。
農機展期間,俄阿穆爾州政府代表團對常發佳聯公司進行實地考察,阿穆爾州西曼諾夫斯克起重機廠與常發佳聯在原有合作的基礎上,又簽訂出口聯合收割機20臺的出口貿易合同。截至目前,常發佳聯共向俄方出口收割機100臺套,總價值500萬美元。同時,對在俄阿穆爾州境內建農機設備組裝中心項目雙方正在探討中,目前已形成初步合作方案。
常發佳聯公司總經理呂允歧感慨地說:“這幾年政府為我們企業產品走出國門做了大量工作,同時也給企業搭建了一條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捷徑,我們非常滿意。”
東風區考察了哈巴羅夫斯克的花卉市場,決定在佳木斯建設花卉基地,依靠東風區的溫泉水種養蘭花,利用地熱建立蘭花基地,銷往俄羅斯。
10月13日至14日,在猶太州比羅比詹市文化廣場成功舉辦“黑龍江省一猶太州農業機械推介洽談會”。該展會是以中俄(佳木斯)農機展境內展會為平臺,充分運用“境內展會+長年展示+境外互動”的模式,使我省對俄農機貿易及合作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發展。中俄雙方參會人員達1000人,展會期間銷售農機具25臺套,總金額1200萬元人民幣,並簽訂價值300萬元人民幣的挖掘機、裝載機銷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