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6日訊 斷頭路、擁阻路,近年來越來越困擾鶴城市民出行。今年我市繼續以道路建設為重點,積極實施暢通工程。年初以來,我市重點推進卜奎大街南段、軍校街等4條街路建設,加快主次乾道和巷道改造,圍繞新城建設啟動城區道路昇級改造,經過建設者們的努力,整治後的卜奎大街南段、東四道街、軍校街、中華路均已完工通車,還路於民,路況、路面、路容全面提檔昇級,市民無論是開車還是漫步街頭,都能感受到——
卜奎大街南段——連接新城和機場的“大動脈”亮點:道路功能彰顯人性化
卜奎大街南段全長2.2公裡,寬28—34米不等,改造後,道路鋪裝瀝青混凝土面積7萬平方米,更換路邊石4.4千米,增設機動車停車位162個。人行道鋪裝大理石和荷蘭磚1.6萬平方米,新安裝雙側雙挑路燈116基。
作為中心城區通往新城和機場的重要交通通道,該工程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同步實施,統籌考慮道路通行功能與停車位、停車港灣、自行車停放、人行步道及道路綠化、亮化的合理布局搭配,為商家門前統一維修踏步等,充分彰顯人性化設計理念。如,設置港灣式公交車停泊站點、帶電子屏的新穎醒目的站牌、人行道上安裝自行車停放架、為行人提供休憩與美化相結合的座椅。同時,工程采取政府投資、沿街部分商家出資的方式,共同打造一條融休閑、娛樂、購物為一體的商業步行街。改造後的卜奎大街以道路寬敞、設施完備、功能齊全、視覺美觀、動靜分離成為鶴城商業街的示范街路。
東四道街——商業街路舊貌換新顏
亮點:路面“白改黑”新材料“添壽”
貫穿鶴城南北,連接中華路、中華南路、龍沙路、龍華路、南馬路、民航路等交通乾道的東四道街和雄鷹街,過去是齊齊哈爾的大胡同、背街巷道,經過近20年昇級改造,如今已經商家雲集,匯集了小商品批發、餐飲等行業。隨著經濟的發展,道路通行能力早已不堪重負,尤其近年來道路破損嚴重,部分路面下沈、路基受損嚴重,讓鶴城形象大打折扣。從2012年8月7日開始,按照市政府總體建設規劃,市政設施管理處道橋維修工程處對這條市、區共管道路進行大修昇級改造。到9月15日,東四道街這條全長2.3公裡的道路終於舊貌換新顏,白色水泥路面被瀝青混凝土黑色路面取代,並首次使用新材料高性能聚酯布,大大延長道路使用壽命。
軍校街北段——棚改居民的“順心路”
亮點:道路排水功能大提昇
軍校街北段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當時路邊皆是棚戶區,道路基礎設施“先天不足”,一下雨就翻漿,導致車輛難行、居民出行受阻。隨著棚改工程的推進,這裡先後建起“福鼎”、“奕人”等棚改小區,為了讓“鬧心路”變成“順心路”,我市市政設施管理處將軍校街北段道路改造工程提上日程,並在改造中增添雨水工程施工,大大提昇道路排水功能。10月末軍校街北段全線通車,改造工程北起雙華路南至中華路,全長1265.261米,瀝青混凝土鋪裝面積31868.6平方米,將道路行車道寬度重新進行了規劃調整,道路寬40米,主乾道寬22米,由原來四車道的黑色路面改為六車道的瀝青?路面,同時,在道兩旁增設了寬敞的人行道和公交車港灣。改造後的軍校街北段道路寬敞整潔,贏得了周邊百姓的交口稱贊。
中華路——連接民生的“迎賓門戶路”
亮點:道路擴容“緩堵保暢”
中華路改造西起建華區瀏覽路西虹橋,東至鐵鋒區先鋒地道橋,全長4.3公裡,路面鋪裝面積達20萬平方米。2012年7月10日,中華路全線4.3公裡改造一新,新路面、新亮化加上全線6車道通行,其道路交通功能更加強大。
中華路昇級改造工程是我市“一城三線”的重點建設工程之一,改造後極大地增加了中華路的使用年限,提昇了道路的綜合使用功能,使中華路成為我市“門戶道路”的同時,更成為一條“民生路”。中華路道路施工全線采用國內最先進的機械銑刨和鋪裝設備,保證了路面平整與美觀。在道路進行全面鋪裝的同時,還對沿線主要交通路口的綠島進行整合,使機動車右轉彎通行更加順暢,達到道路擴容的目的。道路原有路燈也增高2米,將高壓鈉燈更換為新型、環保、節能光源,更換後的燈杆色彩適中,簡潔明快,與周邊建築景觀協調統一。
盡管,我市城區仍存在城市路網交通性差、基礎設施不健全、交通違章時有發生、交通管理水平不完善等現狀和問題,但隨著2011年至2020年齊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基本確定,中心城區道路骨架將圍繞四橫四縱主軸線,連接中心城區交通,為我市“十二五”期間的道路建設繪制了藍圖。一年來,我市道路昇級與改造建設同步進行,市住建局、市政設施管理處等部門從城市和民生的需要入手,提出優先解決交通擁阻、斷頭路等矛盾問題,極大改善了我市城區道路的整體水平,將一條條暢通、整潔的道路打造成鶴城的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