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大高鐵大揭密 -40℃高寒環境下仍可時速300公裡
2012-11-28 07:33: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賀寶慶 李彥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8日訊 世界上第一條地處高寒地區的高鐵線路——中國哈爾濱至大連線將於12月1日起開通運營,屆時由中國北車集團長客股份公司獨家研發的40列CRH380B型高寒動車組將上線服役。

  11月27日,中新網記者來到CRH380B型高寒動車組誕生地——長客股份公司采訪,全方位揭秘這列即將上線載客的世界首列高寒高鐵動車組。

  時速:臺風“布拉萬”追不上

  CRH380B型高寒動車組屬動力分散型電動車組,8輛編組、四動四拖,設計速度為350km/h,是目前世界上適用於-40℃高寒地區運營速度最高的動車組。

  350km/h的速度屬於什麼概念?2012年第15號強臺風“布拉萬”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13級,風速每秒38米,折算下來為每小時136.8公裡。可見,CRH380B型高寒動車組的速度足以超越“布拉萬”,近乎“貼地飛行”。

  據悉,哈大高鐵開通後,從哈爾濱到到大連的時間僅需3小時30分鍾,“東北同城”時代將到來。

  抗寒:-40℃高寒環境下仍可以300公裡時速“飛”

  哈爾濱鐵路局、沈陽鐵路局調研數據顯示,哈大高鐵沿線近三十年最低氣溫記錄為零下37.3℃。CRH380B型高寒動車組研發團隊因此將適應最低氣溫鎖定為-40℃。

  -30℃,煤油開始凝固;-38.87℃,水銀開始凝固……

  如何在水銀都會凝固的低溫環境下,保證動車組的高速運行?長客股份公司鐵路客車開發部副部長孔風介紹,研發團隊重點攻關解決了車體隔熱保溫、封閉設備艙、前端模塊密封、以及電氣、制動、控制設備的低溫和冷熱交變適應性等關鍵技術。

  同時針對高寒動車組不可省略的環節——防雪,研發團隊給CRH380B型高寒動車組設計了全新的自然通風密封型防雪設備艙,防止風雪攻入車體設備艙,對列車運行造成影響。

  孔風表示,交付鐵路部門的高寒動車,已經通過了近兩次暴風雪的實戰考驗。

  技術:攻克“歐洲之星”凍僵阻因

  2009年冬季,歐洲普遍遭遇低溫大雪天氣,歐洲大陸運行的高速列車——“歐洲之星”也被“凍僵”。這主要是列車內外溫差較大,車身出現“冷凝水”現象,導致電氣元件發生短路或損壞。

  哈爾濱至大連沿線溫度不斷遞昇,兩站間溫差最大時將超過30℃。

  列車從冰凍環境進入濕熱環境時,車體下部的細小冰塊會融化,車體設備及管路間還會產生冷凝水。冷凝水的出現可能導致電氣元件發生短路,影響列車運行。“歐洲之星”屢屢發生的“凍僵”故障大多源於這一原因。

  CRH380B型高寒動車組研發人員為此對電氣系統進行了冷凝水防護結構優化,在車體、設備艙采取排冷凝水措施;制動系統方面,對管路系統采用了冷凝水處理技術,使得冷凝水及時排掉。

  安全:智能化安全系統可自動停車

  CRH380B型高寒動車組采用高度智能化計算機控制技術,采用了故障導向安全設計原則,集監視、控制、診斷功能於一身。若列車在運行中出現故障,網絡控制系統可以在第一時間監測到相關數據,並自行采取安全防護措施,進行減速或停車。

  司機臺下面還安裝有司機警惕裝置(即防止司機離開座椅、睡覺和生病等異常情況的踏板),保證司機一直處於清醒狀態。司機必須一直踩踏踏板,間隔不得超過30秒,如果一直未操作,將會發出聲音警示信號,5秒後將自動施加最大常用制動、10秒後將施加緊急制動,保證動車組安全停車。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