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日訊 高三的日子,黑板上距高考倒計時的數字被放大了無數倍。生活由語數外理化生拼湊而成,鋪天蓋地的考試是一年的主旋律。高考這一年該怎麼過?本刊將推出由哈三中骨乾教師、2008年高考狀元班班主任崔軼楠老師撰寫的專欄——高考那點事兒。希望透過崔老師的文字,對您有所啟發。
高三,不僅是學生的高三,老師的高三,學校的高三,同時也是家長們的高三。孩子到了高三,把家長們難住了!想批評缺點卻說不得,想緩解壓力又怕泄了氣;不給孩子娛樂時間吧,心疼他的勞累,讓他休息又覺得浪費了大好的學習時間……就在這矛盾糾結中,高三家長們煎熬地度過每一天。
讓我們暫時放下高三家長這個充滿壓力的身份,從父母的角度來談談孩子吧!
小時候,孩子學走路摔倒了,你會充滿慈愛地鼓勵他“沒關系,爬起來”;不小心打碎了你喜愛的花瓶,你笑一笑說“下次注意”;小學作業到晚上9點還沒寫完,你寬容地說“明天再寫,睡覺吧!”那個時候,你無比相信你的孩子,相信他可以彌補過失,相信他能茁壯成長。
現在他長大了,面臨高考,面臨人生第一個重大考驗,作為父母,在這樣重要的時刻,你應當以什麼樣的姿態陪伴在孩子身邊呢?怎麼做纔能幫助孩子度過關卡呢?“愛在前,管教在後”,用父母的寬容、信任和等待,來為孩子的高三貢獻力量吧!
請允許他成績波動
高三的重要性,家長清楚,孩子更清楚,不要以為在“成人儀式”上的誓言只是說說而已,孩子們已經能夠充分了解高考對於自己前途和命運的決定作用。
很多家長不相信這一點,於是,每天重復著同樣的警告:“還有100多天就高考了,你得抓緊啊!這次月考考得也不怎麼好,你得多做點題啊!”道理是沒有錯,關鍵是能不能起作用。高三學生每天在六科的題海中遨游,已經是疲憊不堪,再聽到這種威脅和訓誡,心裡不委屈纔怪!所以,孩子就會采取各種對抗方式:沈默、抵觸、郁悶、憤怒,終有一天爆發。此時父母也覺得委屈:“我哪說得不對啊?還一句說不得啦?”付出愛的傷了身,接受愛的傷了心。
其實,高三大大小小幾十次考試,難免會有成績波動,或許是當時狀態不好,或許是題目設置難度偏大,或許是其他同學發揮超常,並不是所有的成績下降,都證明孩子沒有用功學習,能說明的是孩子知識上還有遺漏,還需要查缺補漏而已。
家長們千萬不要草木皆兵,這種緊張和不信任會給孩子傳遞這樣的信息:這次考不好,就說明高考也很難考好;考不好,是因為你還不夠用功。這種錯誤信息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給孩子帶來自卑和自責,自卑會使得他無法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和滿足,而自責會讓他對自己不滿意甚至厭棄,找不到榮譽感的人是沒有戰斗力的,家長們的好意提醒卻成為孩子學習中的障礙。
孩子成績出現波動時,家長最應該表現出來的是鎮定冷靜。鎮定地告訴孩子,考試成績並不重要,除高考外所有考試都是用來補充知識缺漏的。冷靜地幫助孩子查找丟分原因,一分一分地找,然後根據老師要求,找出相應的習題,鞏固練習。
23班在高二一年成績都不突出甚至是落後的,我從來不曾因為考試成績批評過班級裡的某名同學。相反,越是在他們沒考好的時候,我越是表揚和鼓勵他們,讓他們忽略失利、重視學習,孩子們越來越有信心。高三時成績都有長足的進步,高考平均664分的成績足以說明平時考試的波動有多麼微不足道。
請高三家長們多些等待和寬容,讓孩子在你溫和而又充滿力量的支持中尋找自信。
請允許他自主學習
孩子成績一旦出現波動,家長們就會紛紛上陣,尋找答案。有時,家長推薦的學習方法極其正確,但孩子就是不聽,除了父母過於強勢導致逆反的原因外,你要相信,孩子不是不想學,而是想用自己的方法學。
很多家長有自己的一套學習理論,有的是自己求學時期積累的學習經驗,有的是聽從名師教誨半路學來的學習方法,有的是跟其他家長交流而得的學習體會,但凡家長覺得好的方法,都想讓自己的孩子立刻采納,然後立刻進步,仿佛找對鑰匙就能立刻打開一把鎖。實則不然,一種學習方法的使用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過渡和適應,老師們在三年的教學中已經滲透了一種學科思維,此時家長強行打擾,反而起到了阻礙進步的作用。
家長一定想不到,很多老師的困擾來自於家長對於孩子學習的過度關注。一些家長願意跟老師探討教學,喜歡用自己某些方面的專業知識來修正高中課本上的不足,這些家長的心情老師們理解,可如果所有的家長都想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校和老師,孩子們到底應該按照誰的思路學習呢?
所以,家長們需要放平心態,擺正位置,相信老師,等待孩子把自己的學習方法發揮到極致,相信他會用自己的方法取得成功,中間的波折失敗不該是堅持自我的恥辱,應該把它看做是錘煉真金必經的磨礪。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作為老師,我充分尊重這一點。不管你的方法有多神奇,你都要允許有學生不采納。
23班有一名學生,理科極好,數學競賽獲獎,但文科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作為語文班任,我想,我一定要借助這個優勢,把他的弱項給他補上來。於是,我反復找他談心,為了激發他的語文學習興趣,甚至以打賭的方式來推行我的策略。以期中考試成績為打賭內容,如果他輸了,就要在期中考試以後采用我提供給他的學習方法。結果,他輸了,但他不配合,說到期末再賭一次,我同意,期末他成績還是沒有進步,可他就是不采用我的方法。我心裡很清楚,我的學習方法他一旦采用就能突飛猛進,但他一天不心甘情願地接受,我就願意一直等待,只是密切關注,在他不經意間提供知識指導。直到高考,除了課堂上的講授,我也只是在他的文科學習中起到了引導和輔助的作用,並沒有實現我向往的“洗腦”工程。他高考語文118分,憑借理科的強項支橕,考入了理想的大學。後來,他選擇到美國學習,現在是佐治亞理工計算機方向的研究生。
回顧起來,我很慶幸,沒有憑借老師的身份和強勢的脅迫,讓他服從,因為這樣的高三纔是他真正成長的高三,纔讓他有能力去辨別去選擇,纔讓他有機會有信心施展自己的纔能。
所以,高三的家長們,請允許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慢慢進步。高三的真正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它通往成功,更重要的是在這一年裡,孩子們要戰勝恐懼,戰勝懷疑,戰勝壓力,戰勝疲勞,自信自強,拼搏奮進。
所以,別著急,別把你的擔心和焦躁傳遞給他,別把高三變成拉鋸戰,別把家變成斗爭的陣地;沈住氣,溫和地站在孩子身旁,陪伴他,關愛他,相信他,等待他自己成長,等待他把每一次的失利都化成成功的養料,等待他以自己的節奏慢慢進步,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