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3日訊 近年來,手機市場不斷推陳出新,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智能手機讓消費者眼花繚亂。而且,商家還打出買手機送話費、零元購機等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
李先生認為自己被買手機送話費給“忽悠”了
近日,家住讓胡路區的李先生打電話反映,他在大慶市一家手機店參加了買手機贈話費的活動,花1599元買了一部智能手機,結果第二天手機就出現了問題,找到了商家,商家又推給了售後。李先生上網一查,這款手機的售價只有800多元錢,他感覺自己被“忽悠”了。
沒簽協議營業員直接開卡
李先生告訴記者,11月15日,他在我市一家手機店看手機,一名營業員告訴他,現在買手機有贈話費的活動,算下來,相當於花幾百元買部手機,讓他有些心動。
李先生看中了一款酷派7500智能機,價格是1599元。營業員告訴他,買這款手機可以贈送1110元的話費,前10個月都不用自己交錢,兩年返完,李先生感覺挺劃算,當即決定購買。
李先生告訴記者,當時,營業員沒給他簽任何協議,收完款直接就給他開手機卡了。
李先生稱,當時,有一位消費者稱參加了買手機送話費的活動,話費沒返完,手機就丟了,想讓商家繼續返話費,但商家以機卡捆綁在一起為由拒絕了消費者繼續返話費的要求。
李先生擔心自己的手機弄丟了,會和這名消費者出現一樣的問題,他當即決定不買這款手機了,要求退款。
上網一查購買價格高一倍
李先生告訴記者,當時,營業員稱,手機已經開卡就退不了了,而且,兩年內不能更改資費。李先生認為商家沒和他簽任何協議就擅自開卡,而且,他還沒有使用手機和卡裡的話費,應該給退。他認為,商家的這個規定就是霸王條款。
經過一番理論,商家也不肯退款。無奈,李先生將手機買回了家。回家後,李先生發現手機屏幕上有一個白色亮點,無論屏幕是什麼顏色,都有個亮點。
次日,李先生找到手機店,營業員說讓他去找售後。找到了售後,對方卻告訴李先生,有3個以上亮點纔能退貨,氣憤的李先生只能自認倒霉。
李先生告訴記者,他上網一查,這款手機在網上多家手機店只賣800多元,自己卻花了多出一倍的價錢,他感覺自己被“忽悠”了。
機卡綁定手機丟失話費難返
買手機還能獲得話費,天上真的掉餡餅?經過多次走訪手機市場,記者發現,原來事情並不像消費者所想的那麼簡單。
很多購機送話費活動,有保底消費66元、96元、126元等多種套餐,“保底”就是每個月必須用掉的最低話費額。比如李先生購買的酷派7500,當天返話費200元,以後每月返還37元話費,而每月初扣掉資費66元,200元的話費扣完後,李先生就需要每月再繳納29元纔可以正常使用,不然就會停機,以後兩年內必須使用這種資費,相當於李先生被這種資費套牢了。
如果最低消費是126元或是186元,即使當月沒有用完這些錢,剩下的錢也不會返還,相當於客戶給運營商白做了“貢獻”。
記者從中國聯通了解到,無論是買手機送話費,還是存話費送手機,手機卡都和手機進行綁定,手機一旦丟失,就無法返還剩餘的話費。
分月返話費只為鎖定客戶
業內人士張先生告訴記者,運營商表面看似不惜代價開展買手機送話費活動,但其實利潤早已在無形中形成了。運營商會在預存話費送手機的活動中與消費者簽訂協議,協議期內,消費者必須老老實實地把不想花的錢交給通信運營商,而且不可以銷戶、過戶。
而預存的話費,則要根據協議期的月數來分次返還給消費者。也就是說,每個月還必須要往手機裡面充錢纔能繼續使用。同時,消費者必須使用簽訂協議時運營商提供的電話卡,這樣一來,運營商在無形中就巧妙地“套牢”了客戶,累積了客戶資源。
買手機送話費,消費者以為自己撿了一個大便宜,但是如果認真看清合約上綁定套餐的種種要求之後,就難免有一種被忽悠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