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5日訊 每到臨近年關,農村“殺年豬”的習俗就悄然開始了。2日,記者來到哈市道裡區新發鎮萬家村顧玉偉的家裡體驗了“殺年豬”的喜慶,並品嘗了一桌熱氣騰騰的“殺豬菜”。
將剛殺好的豬肉搬回家
殺頭“笨豬”慶豐收
2日早7時左右,顧玉偉和兩個村民開著微型面包車來到自家郊外的菜地,這裡圈裡養了11頭豬,是今年開春抓的小豬仔,如今個個長得膘肥體壯。顧玉偉說,這些豬每天吃的東西都是自家產的,有白菜、胡蘿卜等綠色食物,有不上化肥的玉米、大豆加工而成的玉米面和豆餅。他說每年殺年豬一是為慶祝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二是召集親朋好友,到家裡熱鬧熱鬧。
選好肥豬
“咱這個豬肉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在你們城裡是買不到的。”顧玉偉向記者“炫耀”著自己的“笨豬”,一邊和同行的村民商量如何到豬圈抓豬。“今天就挑最大的抓,讓大家吃個夠。”可抓豬看著容易,想“擒住”選中的豬卻很難。開始抓之前,他掏出手機給10裡外的屠宰點打了個電話,“把水燒好了,用不上10分鍾准時到”。本以為10分鍾就能輕松搞定的抓豬環節,卻讓幾個“老爺們”費了半個多小時的勁。
“那個忒胖,得有300斤”,“得,就是這家伙了”,他們直奔“大塊頭”而去,一人拽住尾巴,另外幾個人准備放倒,可是這頭待宰的豬好像看出自己有殺頭危險,拼命地狂奔,跑出了“包圍圈”。在鄰裡鄉親齊心合力圍追堵截下,豬終於跑不動了,只得束蹄就擒。
收拾豬肉
豬送屠宰場
顧玉偉拉著“笨豬”開車來到屠宰點。剛進這家院子,前面已經有了兩頭待宰豬等在那裡。隨著年關臨近,前來殺豬的村民也多了起來。現在農民富裕了,在自家殺豬的少了,到這裡交點屠宰費,半個多小時就能拿到收拾得乾淨利索的豬肉。
大鍋燉肉
車開進院內後,豬被推進了屠宰室。“過去都是在自己家殺,有些殘忍,現在都送屠宰場了,用電先擊昏,之後進行宰殺,沒有什麼痛苦。”說話間,“屠夫”老李拿起一根帶通電的電針,照著豬身上紮去,剛剛還活蹦亂跳的豬哼哼幾聲後,昏死過去。接下來,老李向豬脖子處捅了進去,立即有人拿盆來接那熱乎乎鮮紅的豬血。隨後是燙豬、拔毛、上架、開膛破肚,一整套工序過後,300斤重的大肥豬被切割成了一塊塊的豬肉。
聽說記者是專門從城裡來體驗“殺年豬”的,“屠夫”老李說,殺了10多年豬,這頭豬搭眼一看就知道是“細料豬”,吃自己家喂的純糧食。通常養殖場豬拉過來的豬200斤出頭就要屠宰了,而這頭豬最少300斤。顧玉偉把殺豬錢給老李結了,並告訴記者,現在農民的日子都好了,過年不光講究吃得好,還要吃得健康,自家的豬是純糧食喂養的,吃這肉絕對放心。“這樣的笨豬肉好吃著呢”,老李告訴記者一會品嘗時,就會感到有一種“舌尖上的幸福”。
白肉上桌
歡歡喜喜年豬飯
當日11時左右,收拾好的生豬拉到顧玉偉親戚家,屋子裡聚了一堆鄰居和親友,這時女人們都忙著切酸菜,一人切一大盆,准備燴肉用。炕沿上幾個女人在灌血腸。將蔥花、蒜末、香菜末、姜末等一些材料倒進了攪拌好的豬血裡開始灌。在廚房裡忙乎的師傅們把豬肉和酸菜倒入大鐵鍋中,用木柈子火燒開,開鍋後再放入灌好的血腸。“等開鍋後把血腸用針紮眼放氣,防止破腸,見沒有血水出來基本上就是熟了,要馬上撈出來。”一位自稱是“廚師長”的中年婦女說,血腸不能煮的時間太長,否則會老的,不好吃。而一旁的婦女們,切完酸菜又開始扒蒜,“用蒜醬蘸肉和血腸賊好吃!”男人們則則坐在暖暖的炕上打撲克,並吆喝著“快點上菜”。
品嘗“全豬宴”
一個小時後,室內一片熱氣騰騰。一個大鍋正燉著酸菜,一個大鍋煮著血腸。“現在這村裡殺豬是越來越早了,要是等到春節前殺,吃不了多少天就凍不住了,現在殺豬,天氣冷肉能凍住,不易壞還好儲存。”一位做菜的婦女告訴記者,過去他們根本殺不起豬,小豬仔養大了賣錢,夠全家人半年生活費了。如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啥時想吃豬肉,到自家豬圈隨便挑。
13時,血腸、白肉、豬肝、護心肉、大骨頭……擺上餐桌,所有人都聞到了一股濃濃的、純正的“年豬味”。吃飯間,顧玉偉這邊忙著倒酒,那邊向大家分別介紹桌上的人:這是我種菜的師傅,沒有師傅幫忙,今年種菜收入不能這麼高;左邊是我的鄰居,地裡有活他二話不說伸手就乾;這位是老大哥……大家吆喝著,吃著熱氣騰騰的“全豬宴”,話題一直沒有離開明年春耕。顧玉偉明年的打算,是擴大種菜規模,從種菜向養殖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