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6日訊 為打造黑龍江省城鄉一體化建設先行區、全國欠發達地區城鄉統籌發展樣板區,日前,鶴崗市重新規劃布局,出臺新的任務目標和實施方案,提速城鄉一體化建設。預計到2015年,完成6個整鎮推進的城鎮化建設任務,社會保障城鄉統一率達到100%。
鶴崗市去年開始啟動城鄉一體化暨整鄉鎮推進城鎮化建設,今年,省委提出鶴崗要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後,鶴崗市圍繞“東寶鶴蘿綏”產業帶興產業、建城鄉、集人口,推動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
目前,鶴崗市東山、興安兩個城郊區和綏濱縣、蘿北縣相繼實現“九統一”,即城鄉戶籍統一、低保標准統一、優撫標准統一、醫療救助標准統一、交通意外傷亡賠償統一、社會保障統一、勞動力就業培訓統一、教育資源配置統一、公共衛生醫療服務統一。全市農民在戶籍、低保、社保、教育、衛生等方面基本上與市民享受同等待遇。全市為“九統一”每年新增支出4000多萬元。
“通過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提高農村城鎮化水平,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增加農村收入,讓農民享受與市民同樣的社會保障。”鶴崗市委書記杜吉明說。
鶴崗市兩區兩縣把6個重點鎮作為首批整鎮推進的示范鎮,先行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投資4.6億元,開工面積23.5萬平方米,建成後可安置農民2195戶6000餘人。投資1億元修建通鄉、通村和村內道路167條共108.7公裡,新建9個垃圾轉運站;新建5個農貿市場;新建4所幼兒園,完善48個村屯衛生所、20個農村文化站,建設22個文體健身廣場。
該市突出全域規劃,區域共建,與域內龍煤鶴崗分公司、省農墾寶泉嶺管理局、省森工鶴北林業局、華能鶴崗發電有限公司、中海油華鶴股份有限公司5大經濟單元開展了“4+1”區域合作,計劃用5年時間,與5大經濟單元合作實施1億元以上項目88個。目前,億元以上合作項目已經開工建設34個、竣工投產7個,為城鄉統籌發展奠定了基礎。
未來3年,鶴崗市將紮實推進“三集中”,加快實施以“兩城六個產業基地十大園區”為重點的“東寶鶴蘿綏”產業帶建設。同時,在產業帶沿線20個新城鎮規劃建設特色產業園,重點建設6個整鎮推進示范鎮產業園,促進工業向園區集中。在今年完成60個村的整村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基礎上,建立市、縣(區)、鄉(鎮)三級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規范土地流轉,2013年全面實現整市土地規模經營。加快城鎮產業集聚力,促進人口向城鎮集中。
加快推進城鄉規劃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市場體系、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六個一體化”,用“東寶鶴蘿綏”1條產業帶聯結1個主城區和寶泉嶺、鶴北、蘿北、綏濱4個副城區,輻射新華鎮、紅旗鎮等20個新城鎮、農場和100個星級中心村、農民社區的“一帶一主四副二十鎮百星”四級城鄉框架體系。
大力發展新型工業,在新城鎮的產業園發展農產品加工等中小企業,鞏固提昇農業產業化水平,到2015年農業產業化加工業收入力爭達到120億元。積極發展農村第三產業,努力培育出5個鄉村旅游重點示范區、10個重點旅游名村。
全力推進公共財政制度、農村土地制度、農村產權制度、強鎮擴權、融資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六項改革”。實施城鄉一體化農民市民化工程、現代農業建設工程、產業園區建設工程、中心村建設工程、新城鎮建設工程、主副城區建設工程、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和體制、機制創新工程“八大工程”501個項目。
預計到2015年,鶴崗市城鄉經濟發展將實現新跨越,力爭使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00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0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9萬元。紅旗鎮、新華鎮、蔬園鄉、名山鎮、東明鄉和綏濱鎮6個整鎮推進示范鎮,32個新型農民社區7個中心村建設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