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一提到“融雪劑”,冰城人可是“五味雜陳”——它既是冰城降雪時清冰雪的“急先鋒”,它也是冰城降雪後滿地黑泥水的“罪魁禍首”。然而,在冰城出臺今年清冰雪管理辦法後的第一場連天雪中,細心的市民發現,融雪劑的“身影”少了,即使在允許使用的重點坡路,環保型融雪劑的使用也克制而科學了。雪後惱人的黑泥水不見了。在哈市的“綠色清冰雪”理念下,融雪劑由“主角”變成了“跑龍套”的角色,配合機械化清雪大軍的推進,而“三邊四保”的作業方式也保障了綠色清冰雪理念的徹底執行。
融雪劑“慎用少用、科學合理”
“往年一下雪,商場門口處全是黑泥水,就得一遍一遍的擦,今年下這兩場雪,沒再見黑泥水,也就是幾個黑腳印,一擦就乾淨了,省事多了。”哈一百保潔員張文英明顯感覺到雪後街路乾淨了。這整潔的雪後路面,要歸功於哈市政府出臺的《哈爾濱市融雪劑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稱《辦法》)中對於融雪劑合理使用的規定。《辦法》規定融雪劑的使用范圍僅限哈市的56個坡路地段,其他路段禁用融雪劑,堅持“慎用少用、科學合理”的原則,定點、定量、定標准的使用環保型融雪劑,做到“即撒、即清、即運”。
7日,記者從哈市清雪辦了解到,今年哈市的融雪劑由該辦負責統一采購、儲備、調劑、使用及監督管理。各區城管局長掌控融雪劑用量,且一律用機械進行科學酌量撒布,嚴禁街道辦濫用融雪劑。一旦發現未按哈市清冰雪辦指令擅自撒布融雪劑,在綠地堆放含融雪劑殘雪的,將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全市通報批評,累計兩次通報批評的,對責任單位給予一次黃牌警告,並對責任人實施行政問責。
哈市清冰雪辦負責人王勇告訴記者,融雪劑的用量要按照氣象部門預測的溫度和雪厚及降雪時況,確定使用時間、用量和范圍,並根據路面降雪情況適時發布指令。步行街區、休閑廣場、旅游景點、公園、單位及居民庭院內嚴禁使用融雪劑,如特殊緊急情況,須由哈市清冰雪辦批准。
一場中雪融雪劑少用500多噸
據哈市南崗區城管局局長孫明告訴記者,以南崗區為例,南崗區佔市主城區面積1/3,《辦法》中規定的56處重點坡路,南崗區共涉及15處。往年,按照融雪劑撒布量參考表規定,一場溫度在-5℃到-15℃之間的中雪,使用融雪劑量為每平方米10-15克,使用量大概為200噸。今年僅在海城街、革新街口等15處坡路使用,用量不到兩噸。由此粗略推算,往年哈市一場中雪的融雪劑用量大約在600噸以上,在剛剛過去的這場連天雪清理中,僅在56處坡路使用了大約六七噸的融雪劑,用量僅為往年的百分之一。那麼,在大量減少了融雪劑的使用後,哈市的清冰雪效果又是如何呢?
7日,記者在哈市中山路、經緯街、地段街、友誼路等多個主乾街路發現,道路中間的積雪清理的很乾淨,路面比較乾爽,行車時也沒有黑泥從車胎下出。在十字路口等候信號燈的路面、一些路段兩側、街路兩旁停車場入口處等地方零星地分布著小冰包,清冰雪的效果十分理想。道裡區保潔大隊五中隊隊長張淑香告訴記者,今年清冰雪不再依賴融雪劑,雖然清冰雪機械的運行成本和環衛工的工作量都成倍的增加了,但卻為市民換來乾淨的出行環境,同時,對市政設施、道路及行道樹的損害和污染也大大減少了。
“三邊四保”作業實現“乾掃”
綠色清冰雪不僅僅是一個新理念,它帶來的是清冰雪作業方式的轉變。今年,哈市清冰雪辦提出“三邊四保”作業要求,即邊下、邊清、邊運;保民生、保環境、保交通、保安全。過去以雪為令,雪停即掃,而現在是邊下邊清,反復清理。過去融雪劑配合機械清冰雪,現在融雪劑只是輔助,目的是為了保障車行安全和交通順暢。記者注意到,按照新的清冰雪作業方式,天氣預報降雪前,各清冰雪單位就已經集結待命,降雪開始,清冰雪大軍就開始作業。不再撒融雪劑,全部實行乾掃,循環作業,配合清雪機械,及時完成清雪。
目前,哈市清冰雪設備已有781臺,再加上哈市市政府將投入2000萬購置清冰雪設備,至少可新增200臺,1000臺清雪車清理2160條市政道路,使得綠色清冰雪理念完全可以變成現實,千餘臺清冰雪設備和萬餘名環衛工,在今冬清冰雪中,哈市已經確立綠色清冰雪理念,且在剛剛過去的這場大雪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不再依賴融雪劑的冰城清冰雪也能讓雪後的道路暢通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