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9日訊 日前,鶴崗市確定經濟綠色轉型、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等6個要務,加快創建生態文明城,建設美麗新鶴崗。計劃到2016年,基本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生態經濟發達、生態家園舒適、生態文化繁榮的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城市和區域中心較大城市。
鶴崗市堅持『以人為本、綠色理念、發展支橕、現代品位、貴在和諧、遵循美麗』6個原則,加快創建生態文明城,力爭到2016年,綠色經濟、低碳產業初具規模;城市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改善和完備,新城新區建設初具規模,一水居中、老城新區同步繁榮的格局基本形成;生態城市各項建設指標達到國家標准。
實現經濟綠色轉型。鶴崗市以綠色尺度指導發展,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堅決不批;不符合產業規劃的項目,堅決不建。以低碳標准改造傳統產業,依靠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擴規模、節能耗、提效益。以綠色優勢培植新興產業,大力培育綠色食品、生態旅游、新型能源、循環經濟、高新技術、文化創意六個綠色產業,在嶺東地區建成綠色經濟先導區,形成低碳產業、綠色產業、接續產業『三位一體』綜合推進的格局。
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大力實施『五保』,保林、保水、保土、保草、保生物多樣性,嚴厲打擊盜伐林木、非法采金、私佔耕地、開墾濕地、偷獵偷魚等行為。加快『三建』,建設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開發試驗區,力爭昇級細鱗河森林保護區、嘟嚕河濕地保護區、梧桐河沼澤保護區、松花江沿岸生態功能區、黑龍江沿岸生態經濟開發試驗區保護平臺,帶動全市復合生態系統的構造。加強『四治』,治理礦山、治理土地、治理污染、治理煙塵。全面完成沈陷區復墾、礦區綠化覆蓋、露天坑矸石堆治理、污染企業搬遷、城區煙囪拔除等任務,強力恢復城區生態環境。
建設北國水都。鶴崗市域內有松花江、黑龍江兩條大江穿越,有112條大小河流縱橫交錯。
建設北國水都是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頭戲,以關門嘴子水庫為重點,擴建一批、新建一批、除險加固一批重點水利工程。引水進城,依水建景,建設一批依托水資源、利用水環境、發揮水作用的景觀帶,實現城、水、景有機結合。通過擴大旱改水、發展水養殖、培育水旅游,建成龍江生態魚米之鄉,發展水經濟。
構建完備的城市設施網絡,實施南興、北開、東治、西拓、中昇五大戰略,加強綜合設施建設,提昇老城基礎設施,高標准建設新區。完善城市商服網絡,加快建設東部不夜城、科技中心、奧體中心、文化中心,打造一個具有凝聚力和輻射力的『強核』。
推動城市形象昇級,建設潔淨秩序之城,加強長效綜合整治,徹底消滅城市『八亂』,使城市基調統一、潔淨明快、街面繁華秩序井然。實施煙塵治理、尾氣達標、植樹造林、據水建景,改善空氣質量。實施『一街一主題、一區一特色』的高檔亮化,建設流光溢彩之城。力爭實現每街一品、每季一花。生態林、產業林和景觀林『三林共建』,建設綠蔭掩映之城。
凸顯以人為本的創建理念,促進人與城市共同成長。弘揚生態文化,倡導低碳生活,培養文明市民。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培養文明家庭、文明行業、文明窗口、文明個人,實施市民文明行為養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