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吃頓火鍋腳趾頭腫了 醫生提醒:食用不當易致痛風過敏
2012-12-13 07:55:26 來源:生活報  作者:霍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2月13日訊 近日,冰城氣溫驟降,催熱了火鍋店的生意。然而,記者走訪發現,與火鍋店爆滿的食客相比,醫院裡“火鍋病人”也不少。一些因食火鍋不當導致皮膚過敏、胃腸功能紊亂、急性痛風發作的市民紛紛來醫院就診。醫生提醒,火鍋雖美味,吃法有講究。

  少涮內髒海鮮避免痛風發作

  45歲的張先生特別喜吃火鍋,動物內髒和海鮮是他的最愛。9日晚,張先生和好友在火鍋店吃了不少羊肉、毛肚、百葉和海鮮,還喝了3瓶啤酒。第二天早上,他突然發現自己右腳大拇趾處紅腫,走起路來疼痛難忍。到醫院檢查,確診為痛風。據哈醫大四院內分泌科主任成志鋒教授介紹,僅上周就接診了十餘名吃火鍋痛風發作的病人,“一般來說,正常人吃火鍋不會引發痛風,但是一些患有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人很容易因吃火鍋不忌口導致痛風發作。”成教授說。

  醫生提醒,吃火鍋時要注意適量原則,少吃肉類、海鮮等高嘌呤的食物。芝麻醬沾料也要少吃,更不能喝火鍋湯和含糖多的飲料。喝酒的話最好選紅酒,避免飲啤酒和白酒。

  慎放辛辣調料預防皮膚過敏

  不久前,孫女士吃完火鍋後,臉上、身上長出了很多小疹子。醫生告訴她這是濕疹,與她吃火鍋有很大關系。“最近一段時間,因吃火鍋導致皮膚過敏的患者明顯增多,每天都有4、5例。”據哈醫大二院皮膚科栗玉珍主任講,火鍋的湯、底料中多含有辛辣、刺激的食物,有輕微過敏的人食用後,很容易誘發或加重濕疹和過敏性皮炎等。

  醫生提醒,火鍋不要吃得太燙,較高溫度可刺激皮膚過敏。另外,濕疹病人應避免進食海鮮及辛辣食物,尤其是肥膩油炸食品。多吃清淡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卜、西紅柿、木耳等,多喝白開水,促進新陳代謝。

  切忌暴飲暴食防止胃腸不適

  上周末,哈市大學生小李和同學在家吃火鍋。消滅了五盤羊肉,還有金針菇、豆腐、魚丸、面條等涮品,兩箱啤酒也喝光了。飯後,小李又端來一大盤水果,可一個苹果沒吃完,小李肚子就劇痛,同學急忙把他送到醫院,原來小李暴飲暴食患上了急性胰腺炎。據哈醫大四院消化內科李濱主任講,入冬以來,因食火鍋導致胃腸不適的患者比平時增加約三成。吃火鍋時,過飽過油加之飲酒過度,極易刺激胰液過量分泌,導致胰腺水腫,誘發急性胰腺炎。

  醫生提醒,市民在食用火鍋時切忌暴飲暴食,尤其是不能一次性進食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另外,患有胃潰瘍、消化性潰瘍和膽石癥的患者則更要引起警惕。

  不要吃燙食物口腔會傷不起

  最近一周朱先生幾乎每兩天吃一次火鍋,他喜歡趁熱把涮品吃到嘴裡,燙得舌頭發麻滿頭大汗纔叫爽。最近他發現舌頭上起了好幾個水泡,去醫院口腔科檢查,被診斷為口腔潰瘍。

  很多人認為火鍋趁熱吃纔有味,熱騰騰的涮品從鍋中一夾起就直送嘴。據省醫院口腔頜面外科費劍鋒醫生介紹,這種吃法對口腔粘膜、舌頭、食道以及胃粘膜非常不利,很容易導致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疾病,過燙過麻食物還容易造成味覺損害。另外,許多人圖肉嫩不涮透,極易給食物中的細菌、寄生蟲卵留下死裡逃生的機會。

  醫生提醒,吃火鍋時最好備個空碟,將涮熟的食物盛入,待溫度適宜後再食用。

  專家提醒:火鍋這樣吃纔健康

  哈醫大一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閆雅更介紹,吃火鍋並非人人適宜,要講究科學合理。身體怕冷、體質較虛弱的人適合吃羊肉。而熱性體質的人,如肥胖、高脂血癥及高尿酸血癥等人要限制食用。患有急性炎癥、外感發熱等癥的,也要忌食羊肉。

  建議食用火鍋時搭配紅薯、青菜、海帶、凍豆腐等食物。通常健康成人每次100-150克羊肉為宜,每周吃2-3次,多食則易生熱,不宜在夏秋進補食用。碳酸飲料、果蔬汁、乳品和植物蛋白飲料等最適合在吃火鍋時喝。最後,吃火鍋的順序也很有學問,最好先喝點果汁,接著吃蔬菜,然後是肉類。這樣能合理利用食物的營養,減少胃腸負擔,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