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市已有21個風電場獲得國家核准 年開發風電40萬千瓦
2012-12-14 10:20:04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李東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4日訊 草原深處,田間地頭,那些日漸增多的風車構成一條條銀白的風景線。

  肇源縣新站鎮遠郊,新豎起33套風車,夜以繼日地追風逐電。把電並入電網,每天收入20萬元。

  “錢是大風刮來的。”大豐集團油氣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夏清河說,“我們投資5億元,建設了這些風車,年開發風電5萬千瓦,收入6800萬元。”

  大豐集團2009年起開發風電項目,建造塔筒自用的同時,也賣給其他企業。

  12月10日,記者在大豐集團風力塔筒車間看到,直徑4米的塔筒裡叮叮當當,焊花飛濺,幾名工人正在安裝配件。一根塔筒立起來,高達80米,再裝上葉片等配件,就是一套風車了。

  夏清河指著開闊的車間說,這裡面積2.1萬平方米,生產線年生產能力600套,設備采自瑞士和德國,是東北地區最好的。

  大豐集團副總經理吳鳳悟告訴記者,介入風電開發領域,是集團布局新能源產業的戰略轉型,明年將在林甸縣建99套風車,年開發風電15萬千瓦,預計年收入2億元。

  百湖唱響“大風歌”。市發改委提供的資料顯示,我市風資源富集,總量1790萬千瓦,2004年起開發風電項目至今,已有21個獲得國家核准,總開發風電105萬千瓦。其中的8個,已經由瑞好、立宏、大唐、大豐、華能等集團建成並網,分布在杜爾伯特胡吉吐莫、薩爾圖春雷、肇源新站等地,年開發風電40萬千瓦。正在建設的有9個,年開發風電45萬千瓦。

  瑞好集團是我市第一家“玩轉”風電的企業,杜爾伯特草原上轉動的風車,有近200套是他們的傑作。集團辦公室主任董雲鳳說,其中66套已經並網,年開發風電10萬千瓦,收入1.4億元。另外,中丹一期的132套已經建完,2012年3月能實現並網。

  項目名叫“中丹”,是因為它由丹麥和我國合作開發。在我省風電領域,瑞好做得比較好,就代表我省承接了這個項目。

  “大風頭上過,撒下大把錢。”董雲鳳說,“3年後,我們能豎起660套風車,年收入14億元,創稅1.4億元。”

  他還給記者算了一筆“綠色賬”,660套風車運轉起來,相當於每年節省80萬噸標煤,少排放二氧化碳200萬噸,也相當於給我市新增40萬畝森林。

  “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生態效益,還是戰略新興產業,所以我市的風電項目,將來會有更大發展。”市發改委副主任李和全說。

  目前,我市獲得國家發改委前期批文的風電項目,每年可開發風電864萬千瓦。預計到2015年建成245萬千瓦,風車將超過1600套,售電直接收入30億元,拉動風電裝備制造及安裝投資200億元。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