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地區醫院診病流程全部實現數字化
2012-12-19 10:59:56 來源:大興安嶺日報  作者:閆捍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9日訊 日前到地區醫院就診的患者發現,在這裡看病與以往有所不同,從掛號、取檢查結果到拿藥全部直接在醫生之間的電腦上傳輸,不再像以前拿醫生手寫的單子走程序,而是直接去藥房付費拿藥即可,極大地節省了醫患之間的等待時間。這一切都得益於醫院最近新建立的數字化醫療信息管理系統,推行電子處方帶來的結果。

  據了解,地區醫院擔負著全區並輻射內蒙古鄂莫兩旗近百萬人口的醫療預防保健急診急救等工作任務,年門診量10多萬人次。今年,他們搬遷新址後,對診療程序進行整體昇級,先後建立了醫院管理、檢驗管理、影像傳輸管理3個微機網絡化系統,對掛號、收費、藥庫、住院、財務等各部門都實行了計算機網絡化管理,實現了數字化辦公,使各項指標達到或接近三甲醫院的標准,在全省處於領先水平。

  實行網絡化管理後,醫生不再需要手寫,而是在電腦上開處方、原來手寫的“草書”變成了“標准化處方”。同時,信息管理系統還具有智能化的報警功能,如果處方中的藥不適合某種病情或超量開藥、亂開藥,其中的合理用藥子系統將及時報警,還能對醫生用藥量和抗生素使用量進行有效監控,以防止過度醫療、抗生素濫用等。

  網絡化管理的實行,使地區醫院改變了原有的就診模式,記者在這裡看到,每個醫生面前都有一臺電腦,醫生一邊詳細詢問患者病情,一邊用電腦記錄病情,然後點擊鼠標將指令發送到醫院收費處,收費處將指令傳輸給檢查科室。相關檢查科室收到患者信息,並按照信息提示,將檢查化驗後的圖像資料傳輸到門診醫生工作的電腦上,醫生根據收到的信息對患者對癥治療,出具處方,標明藥價和用法。就這樣掛號、就診、檢查、收費、取藥等事項均在信息傳輸中完成。醫院的取藥窗口,以前是“人等藥”,現在竟變成了“藥等人”。原來是電子處方一開出,藥房就能收到,並按方備好了藥。大大減少了病人在劃價、取藥等流程中的等待時間,極大地提高了醫生的工作效率,延長了患者交代病情時間,更有利於醫患間的交流。來自地林直機關的王先生是陪父親來看病的,他拿完藥後對記者說:“現在確實挺方便的,我是第一次感受醫院的這種模式,半天的時間就看完病了,要是以前,看病、檢查再包括等待的時間怎麼也得一天吧,感覺挺方便的。”

  網絡管理帶來了方便快捷的服務,來這裡就醫的患者還可通過設置在醫院大廳的微機系統,隨時查詢自己花了多少錢,用了哪些藥,在方便就醫的同時,還大大減少了醫患糾紛。同時,地區醫院還將與哈醫大四院合作,通過網絡對病人進行遠程醫療和遠程會診,屆時將減少病人看病的經濟支出。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