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4日訊 黑龍江與俄羅斯有3000多公裡的邊境線,但哈爾濱並無口岸優勢,要想發展對俄經貿,就要另闢蹊徑。
曾經,我市的對俄合作過多強調對俄出口加工基地作用,卻沒有形成貿易大通道,致使『交易』踟躕不前。為此,最近召開的全市對俄工作會議提出,要著力推進『一個通道』、『三個中心』、『三個平臺』建設,打造對俄合作戰略支橕體系。
『東北亞中心』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哈爾濱人心理上的優勢,但如何將東北亞『中心』優勢發揮到最大,少吃內陸『中心』城市的虧,關鍵是要把『中心』打造成『核心』。
『加工基地』需『裡應外合』
今年哈洽會結束後,黑龍江華夏天元經貿公司就啟動了『莫斯科蓮花城國際商貿批發中心』中國商區的招商。
這個批發中心位於莫斯科市大外環距市中心30公裡處,交通十分便捷。今年7月1日,該中心所處地區正式納入莫斯科的行政管轄范圍。在25億美元的投資中,俄政府投資佔51%,民間資本佔49%。俄聯邦政府已決定在批發中心設立海關、商檢、稅務、郵政、電信、警察分局、公證處、銀行等配套機構。
華夏天元負責人告訴記者,相較當年被迫關停的莫斯科切爾佐夫斯基大市場,『蓮花城』不僅得到俄聯邦政府的鼓勵和支持,更可以引導華商摒棄灰色通關,實現人員、貨物、經營『三合法』,提昇國貨的地位,保障華商利益。
針對這個境外平臺,華夏天元將在哈市建設中俄經貿大廈,為中俄客商提供辦公、交易、信息、食宿等生活服務平臺,這也是該項目的重要節點。同時,在松北區對青山園區建設對俄電子、輕工產品加工制造基地,形成對俄出口加工產業集群。
自2000年邊境小額貿易政策取消後,我市一直強調對俄出口加工基地作用,但由於未形成貿易大通道,導致對俄中心城市的物流倉儲和集散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為此,我市將借華南城中俄合作大廈、五方天雅、華夏天元等商貿流通大項目建設契機,圍繞石化、木材、煤炭等建設俄羅斯大宗產品交易中心,進一步穩固對俄合作的戰略支點和實體經濟,實現對俄貿易的『裡應外合』。
『國際貨運』須打通『任督二脈』
到今年,我市已與俄9個城市開通航線,雙方都相互給予了客貨卸載權利。但由於只載客不裝貨,貨運市場處於空白狀態,造成貨倉閑置。
記者了解到,俄羅斯有幾十個中國商品市場,在俄華商達10萬人以上,貨物運輸基本以國際鐵路貨運為主。另一個信息是,目前北京雅寶路對俄物流企業逾千家,其中六成以上為我省企業。
俄羅斯入世時,共簽署了包括運輸在內的30個領域的服務貿易協議。與此同時,我市正大力發展臨空經濟。開闢空中貨運走廊,充分利用我市對俄航線,鼓勵和引導國際物流企業和航空公司進駐哈爾濱機場,打通哈爾濱作為『中心』的『任督二脈』,時機剛剛好。
作為開展國際貨運的關鍵環節,為鼓勵國際貨代進入哈爾濱機場,我市將設立國際貨運獎勵專項資金,對從事對俄出口的國際貨代給予出口補貼。爭取在明年上半年前,與俄羅斯一至兩個城市實現貨運直通業務。
去年底,裝載著22噸木器產品的滾裝船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正式開航,利用公路運輸經綏芬河口岸出境,3天後運抵日本鳥取縣境港。這標志著一條陸海聯運大通道正式開通。
為引導運輸企業充分利用這條大通道走向國際市場,我市將理順哈爾濱-綏芬河-符拉迪沃斯托克貨物運輸的各個環節,積極為哈爾濱物流企業向國家申報經營內貿貨物出境不出口的貨運代理資格。從天到地,從陸路到海上,將我市打造成對俄及東北亞的貨運樞紐。
變地理『中心』為產業『核心』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張鳳林到我市考察會展業時曾說,『中心』的另一方面意味著『裡不出,外不進』。他提醒我市『千萬別吃了「中心」的虧』,並指出『將地理「中心」變成產業「核心」纔是最要緊的』。
今年12月10日,哈爾濱銀行首次隨我市經貿代表團參加葉卡捷琳堡工業展覽會,這也是我市金融業首次參展。展會期間,哈行與葉卡捷琳堡當地及車裡雅賓斯克州的銀行多次洽談,達成了合作意向。
按照哈爾濱銀行境外市場推進時間表,這兩個州已經被納入中資企業和商戶聚集城市的跨境業務市場拓展計劃。據了解,該行將通過並購方式設立境外機構,為境外中資企業提供低成本融資支持,增強中資企業競爭力。
特別是哈爾濱銀行具備對俄盧布交易結算銀行的優勢,未來3到5年,它將牢牢把握盧布匯率話語權,拓展對俄業務,真正建成全省、全國對俄經貿、結算、產業合作的商業銀行中心。
除了這個以我市對俄金融服務絕對優勢打造的中俄金融服務平臺,我市還將建設為中俄企業提供對接與交流的中俄國際經貿會展平臺,以及集信息發布、在線交易、網上申報於一體的中俄電子商務信息平臺。
時至今日,只有將我市對俄合作優勢抽絲剝繭,將『我有人無』的比較優勢發揮成『絕對優勢』,將每一個平臺做精做細,哈爾濱纔可能真正成為『橋頭堡』和『樞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