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4日訊 臨近年根兒,即將進入購物高峰期。日前,牡丹江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戰斗在反扒一線的民警們提醒市民,攜帶錢物外出購物時應提高防竊意識,避免蒙受損失。民警們還結合具體案例,剖析竊案高發地帶的防范辦法。
案例1
地點:大型商場門口
時間:周日
近日,市民王女士很郁悶——逛了一次街,價值3000多元的手機不翼而飛了。12月9日,她和朋友約好在新瑪特超市見面。先期到達商場的她在門口接了個電話,就順手將手機放入提包,來到室內和朋友匯合。進超市前要封包,王女士想拿出手機,結果翻了半天也沒找到。王女士意識到手機被盜了。
民警分析:她的手機應該是在進入超市大門時被扒手趁機竊走的。此處人流較多,加上天冷門口有遮擋物,且王女士的手機是放在手提包裡,手機遠離身體。因此,扒手行竊時很難察覺到。
民警支招:冬季衣服厚重,切勿將手機、錢包等財物放在外衣、外褲口袋或是手提包中,特別是外衣下側和褲子後面的口袋。前側褲袋或上衣內側袋會相對安全,貴重物品一定要貼身存放。
案例2
地點:公交車上
時間:下班高峰期
12月初,於先生坐公交車回家,快到站時,感覺好像有人拉自己的褲子,他立即轉身查看。這時,一個拿著報紙的小伙子對他說“錢掉了”,於先生將地上的錢撿起來放回兜裡時,發現還有些錢凌亂地卡在褲袋邊緣。於先生分析說,當日他穿的是緊身褲,可能是扒手偷錢時,讓他有了褲子被拉扯的感覺,扒手纔沒有得逞。
民警分析:一般情況下,扒手利用乘客上下車時,伺機扒竊。他們常用報紙、塑料袋等物品擋住乘客視線。
民警支招:帶包乘車時要將拉鏈拉好,盡可能將拉鏈面緊貼身體或放在胸前。遇到有人故意碰摸緊貼,要加倍小心。乘客如果發現財物被竊,應立即請司乘人員關閉車門,並立即報案,防止扒手逃離現場。
案例3
地點:早晚集市
時間:早市開市
帶了200多元錢,卻只“買”回了幾把小青菜,高校退休教師林先生的遭遇很有代表性。他告訴記者,幾天前,在江濱早市,他買完了小青菜,隨手把餘下的200多元錢揣進了褲兜兒,可到了小雜糧攤前,砍完價一摸兜傻了眼,錢不知啥時被“順走了”。
民警分析:快到年根兒,逛集市買年貨的市民也逐漸增多,尤其老年人愛逛早市,由於防范意識相對薄弱,最易成為扒手的目標。
民警支招:謹記財不外露,在人流多的地方,財物一定要貼身存放,每次出門時最好估算好需要用的錢數,盡量不要多帶錢款。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