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2月25日訊 24日,哈市長嶺湖冬季捕魚節開始利用“掛子”(俗稱下凍網)試捕魚,為冬捕節當天撒大網做准備。本屆冬捕節將在29日舉行,冬捕節當天將采用冰下撒大網,網長1000米,主要捕撈3斤以上的成魚,預計捕魚3-5萬斤。

23日,長嶺湖試捕的第一網就捕獲一條長約1.5米、重105斤的大?魚。李巍 攝
試捕當日,共用十片“凍網”捕魚千餘斤,其中有鯉魚、草魚、鰱魚、?魚、鯽魚、白票子、嘎牙子、?魚等近20個品種。試捕魚的“凍網”按照網眼的大小分為5種,可以捕1-5斤的魚。“凍網”按照高度(俗稱苗子)不同,可用來打撈中上層、底層深度的魚。目前,道裡區長嶺湖湖水最深6米,分為3層,上層是以浮游動植物為生的鰱魚、?魚、白魚(俗稱花白鰱);中層是以草和餌料為生的草魚、鯉魚、鯽魚、?花;底層是以食肉、食土為生的?魚、黑魚、嘎牙子、泥鰍。
29日冬捕節當天,將有40餘名漁民合力在冰下撒下大網,網長超過1000米,主要捕撈3斤以上的成魚。每網會收獲3-5萬斤湖魚。屆時,在長嶺湖邊將進行“三花五羅十八子”為代表的松花江流域特產魚類展示。除此之外,在冬捕節啟動儀式上,阿城區吉康海東青藝術團還將展示一段特意為冬捕節設計編排的《冬捕祈福舞》。這套由16人表演、時長為6分23秒的舞蹈的服飾也別具特色——舞蹈演員頭戴象征滿族圖騰的海東青標本頭飾,身披豹皮花紋外套,腰掛象征祈福的腰鈴,手拿祈福用的手鼓,在動感的樂曲中舞動。
據了解,由於連續三年提取松花江水入長嶺湖,加上沿湖植被的修復,目前在距離哈爾濱市區7公裡的道裡區長嶺湖濕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20種魚類(其中野生的10餘種)已在此繁衍生息。目前,長嶺湖漁業養殖主要以鯉魚、草魚、鰱魚、?魚、鯽魚、青魚等傳統養殖品種為主。大湖(西湖)魚基本達到6斤大小,最大的花白鰱超過10斤,年生產商品魚10萬公斤。所產湖魚因為種類繁多,肉質鮮美,綠色原生態,沒有經過人工喂養而遠近聞名。每到冬季便引得市民紛紛開車到此冬釣,也是外地人從機場到哈市旅游的第一站,是哈市近郊唯一可以實現野生魚現釣現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