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月8日訊 從近年來公布的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來看,代表中小學生身體營養狀況的指標如體重、胸圍、身高等都增加了,可是代表身體素質的體能指標如力量、耐力、爆發力等指標卻在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小學生昇學壓力大,學校、家長不重視學生的身體鍛煉,有時間就用在上課上。另一方面,學生自身對體育鍛煉興趣不高,學校體育教學安排不合理。
建議通過提高體育科目分數佔昇學分數的比例,促使學校、家長、學生自身重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水平。
責任編輯:張雋珊
生活報1月8日訊 從近年來公布的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來看,代表中小學生身體營養狀況的指標如體重、胸圍、身高等都增加了,可是代表身體素質的體能指標如力量、耐力、爆發力等指標卻在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小學生昇學壓力大,學校、家長不重視學生的身體鍛煉,有時間就用在上課上。另一方面,學生自身對體育鍛煉興趣不高,學校體育教學安排不合理。
建議通過提高體育科目分數佔昇學分數的比例,促使學校、家長、學生自身重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