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9日訊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私家車保有量的遞增,城區道路空間變得越來越擁擠,基於此,公交先行已經成為眾多大中城市解決道路擁擠的第一選擇。
1月8日,記者從大慶市交通運輸局城市客運管理處綜合科了解到,2013年,大慶市將繼續加強公交場站、站牌建設,繼續調整優化公交路線,並計劃更新投放公交車300臺,計劃新增公交線路4條,進一步完善城市公交網體系。
今年計劃新增線路4條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自2011年10月份交投公交公司組建以來,大慶市共開通了15條公交線路,平均下來每個月就有一條公交線路投入運營。現在,大慶市公交線路總數達到了63條,此數量已經達到大慶市公交車線路數量歷史最高點。公交車日運行車次6531個,日均客運量50餘萬人次,每萬人擁有公交車15.7臺,居全省首位,高於國家文明城評測滿分標准3.7個百分點。大慶市“組團之間快速連接+組團內部組網運轉”的公交體系已具雛形。
據市交通運輸局城市客運管理處處長劉軍介紹,今年大慶市公交事業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為提高公交運營品質,努力讓群眾出行更暢達、更快捷、更安全、更實惠,計劃更新投放公交車300臺。在公交線路上,今年還將計劃開通4條公交線路,目前已經確定的兩條是龍鳳至東風新村、喇嘛甸至讓胡路,另外兩條待調研後確定。
公交發展“三優先原則”
據市交通運輸局城市客運管理處綜合科科長丁世富介紹,市民“對快速公交直達”的呼聲很高,從自己居住的小區到醫院、到單位、到商場、甚至到讓胡路、大同,都想有直接抵達的公交車,一換乘就覺得很麻煩。
丁世富說:“公交車不同於出租車,他要按照既定的線路運營,他的運營線路、站點設置、運營時間,首先是要考慮大多數群眾的出行需求,處處直達的想法很難實現。”
丁世富還介紹,按照市政府確定的“優先解決不通公交區塊的通達問題,優先解決弱勢群體的出行問題,優先解決重點區域運力不足的問題”的三優先原則,作為主管部門,他們在設計公交線路、站點設置時,要著眼全市的整體情況,盡可能地讓有限的公交資源服務更多的市民。
新建小區覆蓋率達100%
近年來,大慶城區發展日新月異,大量新建的小區、商場、醫院等,讓市民的出行需求出現了變化,這些變化要求對公交線路及站點進行優化調整。
例如303路公交車,原來的終點站在龍鳳,但考慮龍鳳區缺少公交場站,另外從乘風莊到大慶公路客運樞紐站也沒有直達線路,所以將303路終點站由龍鳳延伸至公路客運樞紐站,這樣即可解決公交車場站的問題,又滿足了乘風莊居民到公路客運樞紐站的出行需求。再例如,新建的創業城小區,由於該小區規模比較大,居民乘坐沿創業大道及鐵人大道運行的公交車,將很不方便,這就需要公交車穿行小區內部。
丁世富介紹,在進行深入調研並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後,2013年,計劃優化調整3路、18路、27路、31路、38路、303路、308路等10條公交線路,主要目的是解決創業城、明湖花園、陽光嘉城、讓區法院、匯景花園、米蘭小鎮、二十三中、唐寧傑座、唯美主邑等新建區域的公交通達、覆蓋問題,以及八百?、銀浪新城與油田總醫院的公交直達問題。這些線路優化調整後,新建小區公交網覆蓋率達到100%,讓那些新建小區的居民入住就能坐上公交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