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代表委員建議讓城鄉百姓同享『幸福公交』 兩年內實現城郊一體化
2013-01-11 15:00:4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宏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1日訊 據交通部門統計,到2011年末,哈市公交日客運量達到285萬人次,公交出行佔城市交通出行總量約31.1%。目前,我市共有公交編碼線路156條,其中郊區編碼公交線路42條,承載著幾十萬城郊百姓的出行。然而居住在平房、阿城、呼蘭等城區的百姓雖“走得了”,卻享受不到中心城區的“城市待遇”……

  政策現狀編碼隔出“雙重待遇”

  按照《哈爾濱市城市公共汽車電車輪渡船客運管理條例》規定,我市傷殘軍人、因公傷殘人民警察、離休乾部、70歲以上老年人、盲人等優待人群乘坐市區編碼公交線路均可享受免費乘車政策。

  早在2007年,114條市區編碼線路全部實行了公交IC卡收費模式,除上述優待人群持卡乘車繼續享受免費乘車政策外,又給予中小學生和普通乘客持卡乘車分別享受5折和9折的優惠乘車政策,市財政對持卡乘車優惠和免費部分按規定給予補貼。

  不過,我市這一惠民政策僅限於市區公交編碼線路,市民乘郊區編碼公交線路不享受任何免費和優惠,郊區編碼公交線路也始終未啟用IC卡收費系統。

  記者調查 多條城區線路仍“姓郊”

  8日中午,記者來到通往呼蘭區的552路河曲街站臺時,一輛552路公交正要發車。記者在站牌上看到,這條線路從河曲街經公路大橋到呼蘭億興小區,全部線路只有五站。通過敞開的車門可以看到,車上沒有安裝公交IC卡收費系統,乘客都按序依次投幣,票價5元。家在呼蘭區、工作在道裡區的姜先生告訴記者,呼蘭撤縣設區已經多年,可公交車仍然按郊區標准收費,這讓他的“出行”比同事高出幾倍,心裡挺不是滋味。

  記者調查了解到,呼蘭、阿城撤縣(市)設區已有幾年時間,但通往呼蘭區的551路、552路,通往阿城區的601路、602路,以及通往平房區的部分“3字頭”線路仍被界定為郊區線路,均不執行《哈爾濱市城市公共汽車電車輪渡船客運管理條例》中優待人群免費的優惠政策。

  兩會聲音 財政傾斜 重劃“城郊”編碼

  市人大代表徐曉傑:公共交通具有准公費服務的性質,應認真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方針,對農村客運基礎設施建設及車輛配置,財政投入給予重點傾斜。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將《哈爾濱市城市客運管理條例》修改為《哈爾濱市城鄉客運管理條例》,並根據構建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的要求,修改相應的條款;建議政府對從事城鄉客運服務的企業實行統一的減免和補貼政策;提高公交線路覆蓋率,調整完善客運線路網絡,適度加密站點和發車班次,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出行要求。

  九三學社哈爾濱市委白雲、崔瑞海等6名委員:要適應城市邊緣不斷擴大的實際,盡快逐步消除城鄉公交“二元分割”問題,更大程度滿足廣大市民的乘車需求。建議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對《哈爾濱市城市公共汽車電車輪渡船客運管理條例》等現行政策法規進行研究修訂;交通部門根據新的市區區域屬性定位,加快推進公交線路編碼規范和公交線網規劃工作,並爭取財政補貼政策,同步實施公交IC卡工程建設。


 

  部門回復 兩年內實現城郊一體化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譚洪志表示,從去年起,我市就開始謀劃城郊公交一體化,確定的整治范圍是四環以外一公裡。最初涉及的郊區線路有23條,涉及車輛198臺。截至目前,已整合5條線路,還有18條線路待整合。

  下一步,我市將通過企業整合的形式,學習南京、重慶經驗,實現“三統一”: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分配。預計今明兩年,我市將徹底實現把郊區線路改造為公交線路。

  對於已是城市居民,但不能享受城市待遇的這一“瓶頸”,譚洪志表示正在積極推進,目前該局法規處已將相關條例的修改計劃上報市政府。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