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佳木斯1月14日訊 為方便困難群眾,改進醫療救助結算辦法,佳木斯市從2010年起在定點醫療機構實行了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模式。兩年來,這一舉措使低收入家庭的基本醫療需求得到及時性保障,提昇了醫療救助的時效性,更加利民惠民。
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醫療救助“一站式”模式運行後,與居民醫保、新農合結算軟件實現了無縫鏈接、同步結算、數據共享。救助對象持綜合救助卡可直接到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在醫院窗口只要刷入身份信息完成認定,不需要繳納抵押金即可入院治療,出院結算時只需支付個人自負部分,操作過程方便快捷。同時,提昇了醫療救助的比例和標准。救助對象在三級、二級、一級醫院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醫療費救助比例由60%提高到65%、70%、75%,封頂線由1萬元提高到1.5萬元,重特大疾病封頂線提高到5萬元。調整了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報銷比例,提昇了困難群眾參合參保的回報率,進一步減輕了困難群眾醫療負擔。
在郊區人民醫院,記者看到了正在辦理出院手續的低保戶張女士。她說:“我患乳腺癌先後住了兩次院,費用總數就達4萬多元,經過醫療保險、商業保險、醫療救助、醫院優惠報銷和救助後,我自己只支付了三千多元。如果沒有‘一站式’醫療救助,我這病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治呢。” 一組數字足以說明我市醫療救助工作的綜合改革取得的成效。一是救助人數成倍增長。2011年,市本級定點醫院低保住院救助3216人,是2007年至2009年三年低保住院患者總和的12.4倍。二是困難群眾醫療救助費用明顯下降。2012年1至8月,市本級定點醫院低保對象醫療費用總支出2422萬元,個人支出為383.7萬元,僅佔總支出的15.8%。三是醫療救助資金使用率大幅提昇。僅2011年,市本級醫療救助資金支出是2007年至2009年三年救助資金支出總和的50倍,從根本上解決了醫療救助資金沈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