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5日訊 為哈齊客運專線讓路,14日,位於安達火車站的112歲的俄式二層小樓整體平移工程啟動,此舉首創我國文物保護建築冰面遷移、直角旋轉平移先河。
30分鍾老建築平移1.02米
昨日11時16分,記者趕到安達火車站時,重達1200噸的老建築平移工程已經開始,此時貼地放在老建築下面的標尺顯示俄式二層小樓老建築已“走”了8.04米。
施工人員告訴記者,為使老建築平穩遷移,早在一個半月前他們就用水澆成一個形狀酷似“問號”、面積4000平方米的冰場作為平移地基,代替傳統的混凝土澆築。冰場的形狀指明了樓體將要移動240米的路線。
現場,施工人員站在冰場上俯身觀察樓體下的每一根滾杠,並不時地用鐵錘敲打,以使所有滾杠與老建築“走”的方向保持垂直。
記者看到,第一牽引點在樓體的正前方20米處,6臺穿心式牽引機組伸出6組牽引鋼纜,每組鋼纜由5根直徑18毫米的鋼纜組成。6組鋼纜牢牢牽住樓體根部,牽引機組以及其緩慢的速度牽引樓體“前行”。每臺牽引機發出15噸的拉力,悄悄地將老建築拉“走”。
記者緊盯老建築下的標尺,1分鍾、2分鍾……11時46分,標尺顯示老建築前進到9.06米。30分鍾老樓“走”了1.02米。老建築就像一個老人,走得很慢,但很穩健。
1901年老建築見證百年史
這個俄式小二樓位於安達火車站出口南側,建於1901年,是沙俄修建中東鐵路時修建的附屬建築。記者看到,該建築為磚石混築,建有起脊鐵皮房蓋,窗戶為窄長形,門前有一個木制雨搭。建築左側為一層、右側為二層,房頂中央有一座高出房頂約1.5米的俄式木質瞭望塔。在建築內部,至今還保存著完好的俄式木質扶手和鐵質樓梯。該建築為研究中東鐵路歷史提供了實物依據,具有較高文物保護價值。
240米冰面平移開國內先河
安達俄式小二樓整體平移分為加固、切割、頂昇、滑道鋪墊、整體平移五個步驟。
負責施工的黑龍江省固特建築公司施工人員路長生說,“利用冰面平移是最好的選擇。”施工前他們發現安達老建築地基土承載力較差,決定利用東北地區特有的季節特點,嘗試用冰面平移技術。此外,老建築在平移過程中將3次改變方向,建築本身也將旋轉90度,在國內也屬首次。
今年1月13日,老建築在冰面上試驗平移,昨日開始正式平移。接下來,安達俄式小二樓將分4次“行走”240米,預計整個平移過程將在春節前後完工。
該建築平移後將遷至火車站站前廣場北部,與廣場南部另一座俄式建築——原鐵路俱樂部對稱,形成文物保護建築群。平移後的老建築將由鐵路部門和當地建設部門統一規劃使用。
新聞鏈接
哈齊客運專線全長286公裡,從哈爾濱火車站至齊齊哈爾南站,途經9個車站、1個線路所。2010年,省文化廳牽頭組織多部門對沿線老建築進行排查、評估,最終確定肇東車站老站捨、肇東市姜家鎮車站老站房、姜家車站倉庫舊址、安達市鐵路俄式小二樓、行包托運處5處歷史建築平移保留。